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救助管理新尝试

2022年1月14日10:01 来源:中国社会报 作者:祝闯 选稿:丁纯醇

  街面巡查风险加大、站内防疫等级提高、救助寻亲方式受限、隔离观察导致焦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政部门的救助管理工作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各地救助管理机构迎难而上,通过细化工作流程、引入科技手段、创新服务举措等,着力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疫情期间机构正常运行,让每一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细化管理,让救助更精准、更高效

  2021年12月31日夜里,天津市解放桥上熙熙攘攘,就在人们面向世纪钟准备跨年时,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刚刚完成在该区域的救助巡查。

  “解放桥是一个重要的巡查点位。”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黄立新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他们在以往街面巡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救助对象出现频率较高的地点进行分析研判,确定了10个重点点位,绘制了点位图。每次街面巡查都是“挂图作战”,重点点位是必到之处。“跨年夜,解放桥上没有发现救助对象。”

  记者了解到,入冬后,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及时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并通过“挂图作战”的方式开展街面巡查,目前已开展巡查139次,救助246人。

  2021年11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派出所将与家人失联的女孩小谢送到市救助管理站。站内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测温、核酸检测,随后将其安置在站内封闭区的未保中心,由一名女性工作人员专门陪护。

  “为了确保‘抗疫’‘冬救’两不误,我们将全站划分为三个管理区域。”大连市救助管理站的王跃辉告诉记者,小谢所在的未保中心和业务综合楼为全封闭区,负责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的办公楼为半封闭区,负责外来人员测温、查码、登记、问询、政策解释的门岗为半封闭区。

  “根据近两年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人员分区管理,能有效降低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王跃辉告诉记者,虽然封闭管理,但救助工作正常进行。小谢进站后救助寻亲服务随即展开,仅用一天时间,工作人员就联系上了她的家人,并将其接回了家。

  记者了解到,大连是港口城市,人员流动频繁,一旦出现疫情,外来务工人员容易临时遇困,而他们中的多数人又不愿进站接受救助。对此,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在站内较为开阔的区域搭建了帐篷,让临时遇困人员休息,并错峰提供免费三餐,降低聚集传染风险。“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已救助各类人员1416人次。

  科技赋能,让救助更智慧、更安全

  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流浪乞讨人员成为流动的传染源,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加强了对相关人员的行动轨迹追踪。

  “这个功能的实现得益于公安部门的‘天眼’治安监控系统。”黄立新告诉记者,不久前,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中发现了两个“生面孔”,一位是盲人,另一位患有听力障碍。工作人员对二人进行测温后,随即联系公安部门,通过“天眼”查询到他们是临近省份来津乞讨人员,从行动轨迹看不是来自防疫风险地区,工作人员随即发放了防疫和御寒物资。此后,又在市聋哑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询问出两人的家庭住址,并顺利护送返乡。

  “诶,这里怎么有个照相机?”2021年12月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的受助人员——3岁的小宝指着一个摄像头好奇地问。摄像头的下面是一个显示器,屏幕里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说:“来,小朋友,坐好了,看叔叔这里……”

  这是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正在进行的一次受助人员线上健康检查,所用的设备是远程医疗平台。救助管理站里怎么有了医疗设备?站长康亚明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2021年1月,石家庄市突发疫情,大量临时遇困人员需要救助。“平时,救助身体有恙的人员会直接送到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疫情突发,我们无法及时辨别受助人员病情,工作很被动。”康亚明说。

  经过多方了解,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得知远程诊疗平台可以实现疫情防控状态下的非接触式诊疗,随即就与河北省胸科医院展开合作。“我们在站内开设远程诊疗室,将采集到的患者影像实时传输给医院,医生就能初步诊断病情,弥补了站里专业医疗力量的不足。”

  站内人员可以远程诊疗,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怎么办?“我们专门购置了两台负压救护车作为街面巡查的救助车辆使用。”康亚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的街面巡查情况相对复杂,体温异常人员存在感染风险,如不及时隔离,可能导致交叉感染,负压救护车能有效截断疫情传播链,目前已使用91次。

  引入力量,让救助更专业、更温暖

  “医务所是救助管理站的二级单位,8名工作人员中有4名是医生。”甘肃省兰州市救助管理站医务所副所长程易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们主要负责对进站受助人员和站内工作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核酸检测,以及站内消杀和环境样本检测。2021年,共采集核酸达4500余人次。

  “医务所为站里的疫情防控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及时的医疗服务。”兰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金永华说。

  疫情发生后,站内救助的人数比平时多。为了满足进站接受救助人员隔离需要,兰州市救助管理站还加盖了5间活动板房,配备了取暖设备和生活用品。

  “受助人员在站里吃住有保障,但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焦躁情绪。”金永华告诉记者,站里安排了专业社工对受助人员进行“一对一”全程心理疏导。

  “疫情期间的受助人员多数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也有手机。”兰州市救助管理站社工科负责人潘丽告诉记者,站里专门为他们建立了线上聊天群,每天社工都会在群里发布最新的防疫信息,组织大家阅读书籍,并分享体会。

  除了线上心理疏导,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还会在检测体温、送餐等时段,通过站内广播播放优美的乐曲,并隔着门窗和受助人员互动。一个手势、一句问候,换来的是受助人员的理解和微笑。

品牌项目 更多>>
“放飞希望·凡人善举”手拉手结对助学

“放飞希望·凡人善举”手拉手结对助学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常年开展“手拉手”结对助学项目。该项目可通过单位和个人结对,个人和个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方式,帮助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克服暂时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