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图延长闭馆时间,更显公共服务温度

2019年8月15日9:17 来源:新京报 选稿:丁纯醇

  暑期过半,图书馆人气不减。7月30日,新京报刊发了全市多家图书馆关门时间偏早的报道,引发关注。刚刚过去的周末,为满足更多读者需求,首都图书馆临时延长了两个阅览区开放时间,其中B座2层阅览区延至21点闭馆;同时,在早间增加入馆安检快速通道,使排队等候时间大幅缩短。

  每到暑期,凉爽、安静、有氛围的图书馆,就成了不少人的日常打卡地。关于“暑假图书馆可否延长开放时间”,新京报此前就曾刊登读者来信进行呼吁。新京报记者随后走访北京10家图书馆,再次呈现市民这一诉求。

  当诉求通过报纸传递出来,相关管理方认真对待,才有了首图临时延长闭馆时间的举措。而这一互动过程,体现的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公共服务理念。

  在暑期,图书馆要不要延长时间?这在不同利益相关方那里或许有不同答案。

  对读者来说,夏季昼长夜短,如果图书馆5点就闭馆,离天黑还有两三个小时,不能尽兴阅读和学习,未免有些遗憾;另外暑期入馆读者较以往更多,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可以避免拥挤,形成“错峰入馆”的效果,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不过,图书馆也有难处: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延长开放时间,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人员、设备成本,增加支出,造成财政压力;与此同时,入馆读者增多,也会相应增加管理成本,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带来安全压力。

  所以,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还有多重顾虑。一些图书馆无法做到“有求必应”,就是要平衡考量多种因素。

  但即便如此,北京还是有一些图书馆暑期延长了开放时间。比如国家图书馆儿童阅读区域以及首都图书馆等。尤其是首都图书馆方面,在看到新京报的报道和呼吁之后,迅速作出了相应调整,这种对民意的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肯定。

  图书馆是公共服务产品,其开放时间与服务模式,应以读者诉求为驱动。积极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尽可能克服自身困难来满足需求、优化体验——这样一条决策的改善路径,其实对其他公共服务部门同样适用。

  事实上,据首图方面介绍,延长开放时间后,首图目前属于超负荷运行,且借阅量是下降的,“这说明到图书馆利用图书资源的人少了,利用空间的人多了”。通俗地说,借书的少,自习的多。

  这也提示有关方面,不妨探索建设更轻量化、更灵活的公共文化设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自习室或报刊阅览厅,如此既可以满足基本的自习需求,也可以降低大型图书馆的运营负荷。

  总之,首都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是一面镜子,照鉴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公共服务理念。而任何一项决策的达成都离不开这样的良性互动,就此来说,倾听民意,认真考量民意诉求,该是内蕴在公共服务机构的精神品格。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