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货多多 民生工程温暖民心
奋力一跳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2024年1月20日9:55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马芸

  新年伊始,申城各区陆续召开年度两会,从各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干货,2024年民生亮点多多。

  黄浦

  “两旧”改造受益居民将逾3000户

  ■ 去年成绩>>>

  去年,黄浦区“两旧”改造受益居民超过3800户。值得一提的是,保屯路211弄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启动施工,创造了“居民参与度、推进速度”等5个“全市第一”;普育东路101弄1-4号旧住房改造项目二轮征询首日就达到100%签约生效,再次刷新全市纪录。老旧住房综合修缮超过22万平方米;电梯加装完工100台,累计完成率居全市第一。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筹措2185套、供应1597套,沁城居等一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正式启用。

  ■ 今年亮点>>>

  2024年,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5%,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以上,“两旧”改造受益居民3000户以上。

  黄浦区将落实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要求,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加快“两旧”改造,推动773街坊,166、167和168街坊(一期)等项目高比例生效;全方位保障保屯路211弄拆除重建项目、普育东路101弄1-4号项目建设,启动复兴中路565弄项目。同时,加大成片旧改收尾力度;重点推进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等。

  宝山

  加大空间转型力度 推动宝山站开工

  ■ 去年成绩>>>

  2023年,宝山全力打造“公园城市”,新增市级城市公园3座、口袋公园3座、乡村公园3座,3处单位绿地实现开放共享。生态空间持续拓展,新建各类绿地100公顷、绿道7公里、立体绿化3.4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8平方米。全面推行林长制,将完成公益林各类抚育项目3000亩。配合推进吴淞江(上海段)工程,新川沙泵闸汛前通水,东茭泾两岸5.8公里滨水空间贯通,南大北、真大等9座泵站初雨调蓄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 今年亮点>>>

  今年将加快高铁宝山站周边配套市政设施及上盖开发项目立项,推动宝山站开工。此外,全力推进沪渝蓉高铁、沪通铁路二期、轨交19号线、S16等重大工程的动迁腾地。

  加快南大智慧城开发建设。聚焦载体建设和城市功能提升,推动数字绿洲一期、科创之门、国际人才社区竣工投用,数字绿洲二期结构封顶,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交付使用,金地草莓社区竣工。推进吴淞创新城转型发展。

  徐汇

  旧住房修缮开工完工700万平方米

  ■ 去年成绩>>>

  完成全区零星旧改“清零”。启动实施片区整体更新,龙华西路334弄、长桥新村等项目高比例签约生效。加快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完成率全市第一,受益居民2100余户。统筹推进旧住房修缮,全年新开工302万平方米、完工408万平方米。电梯加装新签约501台、完工335台,完工数全市第一。加大保障房供应,筹措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816套(间)。打造全市首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示范项目,全区共可提供床位超2000张。

  ■ 今年亮点>>>

  2024年加快实施新一轮民心工程以及10方面33项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开工竣工量预计将达6.4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开工完工总面积将达700万平方米,加装电梯签约、完工总数将达700台。

  全力推进徐汇滨江南延伸段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推动环城生态公园带(徐汇段)一期全部建成开放。新增城市绿道3公里、立体绿化2.5万平方米。实施5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启动56条、69公里“美丽街区”景观道路建设。

  奉贤

  完成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

  ■ 去年成绩>>>

  2023年,奉贤新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富民增收持续推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个一”行动,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500元,同比增长9.5%。奉贤启动“四堂间”国家标准化创建,在全市率先完成102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持续深化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对657户困难家庭开展精准救助。开展第三轮“沪惠保”补贴工作,受惠群众达13.2万人。回应市民关切,完成26项民生实事项目。

  ■ 今年亮点>>>

  今年,冷江雨巷、贝港720“城中村”等城市更新项目将开工,此外还将完成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启动古华庭、鼎丰酱园等项目运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打造便民利民“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进轨交15号线南延伸项目进度,市域铁路南枫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望园路站、东方美谷大道站综合开发。

  此外还将打造一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深化人才安居“筑巢引凤”工程,优化租房支持及补贴政策,更好满足人才住房需求。

  嘉定

  优化完善“我嘉”系列文化空间

  ■ 去年成绩>>>

  过去一年,嘉定区经济稳步恢复向好,发展新动能不断成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成18项市委民心工程和50项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成10家“我嘉·邻里中心”,布局“我嘉餐厅”等便民服务设施。新开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等10所学校,启动第六轮公共卫生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区中心医院整体改扩建开工,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建成并即将运营,新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今年亮点>>>

  2024年,在高质量文化资源供给方面,将优化完善“我嘉”系列文化空间,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功能提升。

  在养老托幼方面,将实施新一轮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新增635张养老床位、1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长者食堂等,新增15家托幼一体园、5个社区“宝宝屋”,力争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0个。加快“两旧一村”改造,西门旧改完成首发地块出让并开工,持续推进城中小区不成套旧住房改造;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间)、供应1275套(间)。

  杨浦

  完成100万平方米“美丽家园”改造

  ■ 去年成绩>>>

  旧住房成套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占全市改造体量近30%的凤南一村、东郸小区项目快速实现签约和腾房搬迁100%。旧改收尾攻坚加力提速,累计完成15个基地收尾和14个计划出让地块腾地。“美丽家园”改造101万平方米。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竣工300台。“美丽街区”建设持续推进,安波路、淞沪路等9个项目完工,政本路、凤城路等11个项目开工。

  ■ 今年亮点>>>

  加速全区“两旧一村”改造,加快全市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项目内江大板房建设,比全市要求提前三年完成全区小梁薄板改造任务。统筹推进老旧住房渐进式更新,进一步提标扩面,完成100万平方米“美丽家园”改造,结合电梯加装、局部补缺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老旧小区整体居住品质。持续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定海剧场、复旦国际创新人文社区等多功能公共空间。开工建设蒋家浜小区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五角场小学等7所学校,总计增加4710个学位。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南中北均衡布局,加快第一康复医院综合楼、市东医院新江湾城院区建设,控江医院医技综合楼建成投用。 本报记者 孙云

  金山

  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500套

  ■ 去年成绩>>>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80元、增长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20元、增长9.2%,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912套,供应完成进度位列全市第二。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49.2%、位列全市第二,签约社区就诊率57.2%、位列全市第一。10个民心工程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在全市率先实现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网络全覆盖。

  ■ 今年亮点>>>

  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提升集建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新增公共停车泊位90个、错峰共享停车位45个。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500套、人才公寓2000套以上,完成征收安置住房建设3380套。加快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建设,完成新能源公交车更新204辆。

  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完成2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27公里杆线序化,新改建16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1.5万户美丽庭院“小三园”。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310名。

  崇明

  实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1000户

  ■ 去年成绩>>>

  2023年,崇明区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乡村振兴方面,崇明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成2.8万户美丽庭院建设。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23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启动1.2万平方米不成套职工住宅及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开展城市体检,完成1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燃气管道和3.2公里老旧隐患供水管道改造,为1000户高龄独居老人加装燃气报警器,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台,为14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完成44个小区地下车库移动信号覆盖。

  ■ 今年亮点>>>

  2024年,崇明将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长者食堂等为老服务场所17家,推进15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实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1000户,建成养老床位256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

  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稳步推进东滩自行车小镇建设,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40个、市民健身步道4条、多功能市民球场8片,启动东滩市民健身中心、东滩绿道项目建设。

  浦东

  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 去年成绩>>>

  过去的一年,浦东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持续向好、健康发展的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1.37万亿元,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增长23.1%,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34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约2.6万亿元。

  ■ 今年亮点>>>

  2024年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万亿元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4年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动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核心区,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静安

  构筑更具优势的产业功能体系

  ■ 去年成绩>>>

  2023年,静安区域经济呈现恢复增长、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2.09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847.50亿元,同比增长7.05%。实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80亿元,同比增长3%,总量位列中心城区第一。重点产业持续增效,六大产业实现税收675.33亿元,同比增长5.7%。200幢重点楼宇实现税收622.08亿元,亿元楼新增6幢,达到88幢,其中月亿楼9幢、百亿楼1幢。

  ■ 今年亮点>>>

  新的一年,静安区将持续优化四大功能区产业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南京西路功能区着力巩固高端商务商业引领力,全面推进“千亿商圈”建设,高标准实施张园等城市更新项目,活跃茂名北路、巨富长等后街经济;苏河湾功能区加快推动金融、商贸、科创等总部企业集聚;大宁功能区着力夯实科创文创双轮驱动力,建设高品质生态商务区,做强大宁数字化安全中心、“大宁创芯助推器”等平台功能;市北功能区构建“区块链+大数据”底层技术和数商生态体系,推动可信数据经济试验区重点项目落地。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长宁

  高标准建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 去年成绩>>>

  全年共引进重点项目840家,74幢重点商务楼宇平均单位面积产税同比增长22.17%,亿元楼达36幢,金虹桥国际中心再次成为年度全市首幢税收“百亿楼”。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9.2亿元,同比增长5%。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家,累计达85家。揭牌成立长宁数实融合产业基地,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综合税收306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区税收比重达55%,亿元以上电商交易平台29个,交易总额位居全市第一。

  ■ 今年亮点>>>

  高标准建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加速集聚科创型企业。推动市区共建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长宁特色的高质量孵化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提升重点区域发展能级。持续推进东、中、西三大功能区建设。东部聚焦中山公园地区,充分发挥高端商务服务优势、历史风貌街区底蕴,打造新一代中央活动区。中部聚焦“虹开发”地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高端会展、国际高端人才服务。西部深入实施“最虹桥”行动,大力推动机场东片区更新改造和功能升级。 本报记者 屠瑜

  虹口

  重大项目开竣工140万平方米

  ■ 去年成绩>>>

  作为全市首个“走出境”的区级政府,去年虹口区大力开展海内外投资推介,举办了219场高质量推介会,12批次22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总投资775亿元。先后落地25个国家(地区)的99个重点外资项目。新设企业8527户,增长284%,增速居全市第一,其中注册资金亿元以上企业59户。北外滩金融集聚区峥嵘初现,瞄准财富资管特色赛道;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发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服务绿色金融枢纽战略,推出碳配额质押和碳回购业务;航运服贸国际合作区启动创建,全年新引进223家重点航运企业和机构。

  ■ 今年亮点>>>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北外滩开发建设为引擎,加快产业能级提升,增强经济活力。全年实现重大项目开竣工14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700亿元。今年虹口区将大力引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全年新增高能级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创新性平台30家以上。推动世界会客厅二期、90街坊等项目顺利开工和上海北外滩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本报记者 解敏

  普陀

  引入更多高能级项目和龙头企业

  ■ 去年成绩>>>

  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81%,增速位列全市各区第一;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产业占区级税收比重达41.04%。连续实施“十亿百千万+”计划,143个重点项目落地。新设企业1.61万家,税收亿元楼达35幢,为2100家重点企业送上政策“服务包”。中以(上海)创新园加速推进产业培育与国际创新合作;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完成集成电路研究平台搭建;武宁创新共同体形成以机器人、工控安全两大平台为引领的“百大平台”联盟;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新增26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和标杆场景。

  ■ 今年亮点>>>

  实现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5%,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占区级税收比重保持在40%以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大招商2.0版”,引入更多高能级项目和龙头企业。提升楼宇园区经济密度,新增税收亿元楼3幢。主动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节点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做强全链条创新生态驱动力,着眼“从0到1到10”的创新全过程。本报记者 解敏

  闵行

  加快形成“大零号湾”基金联盟

  ■ 去年成绩>>>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提速发力。“大零号湾”建设上升为市级战略,形成科创产业和空间战略规划。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20亿元,增长20%。“大零号湾”区域累计汇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估值亿元以上企业112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30家。“大零号湾”金融港正式运营,“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基金规模超150亿元。

  ■ 今年亮点>>>

  2024年要聚焦“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着力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出台“大零号湾”专项政策,形成覆盖科创全链条的支持政策。提升科创策源能力,持续支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加快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闵行基地等重要科创策源平台建设。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与高校共建孵化转化平台,加强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香港大学上海转化中心等功能型平台建设。持续强化金融赋能,加快形成300亿规模“大零号湾”基金联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未来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大零号湾”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 本报记者 鲁哲

  松江

  ■ 去年成绩>>>

  过去一年,松江抓牢创新第一动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持续放大。区域创新协同成效显著,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累计成立协同创新中心18个、产业联盟16个。科创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产业创新发展态势稳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预计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7%,其中工业税收同比增长20.3%。规上工业企业总数保持全市第一。

  ■ 今年亮点>>>

  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6%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左右。松江将持续放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效应,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强劲活跃增长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6+X”主导产业方向,实施强链升级、强基筑底、数字蝶变、绿色领跑、企业成长、空间拓展六大行动。开工建设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二期等70个重点产业项目,上海超硅半导体二期、正泰智电港三期等80个项目竣工投产。 本报记者 杨洁

  青浦

  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年中启用

  ■ 去年成绩>>>

  2023年,青浦区以“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方厅水院作为首个跨省域联合审批项目率先建设,创智引擎拿地即开工,元荡三期、蓝色珠链一期、“蓝环”青浦段建成,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华为研发中心土建完工,西岑科创中心“城中村”启动征收、先导组团地块出让,东西联动、科创增能,世界级创新湖区呼之欲出。美的全球创新总部结构封顶,中核科创园竣工启用,西虹桥商务楼宇矩阵形成声势。全市规模最大的“城中村”华新凤溪项目动迁签约率超95%。示范区线全线开工。

  ■ 今年亮点>>>

  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即将结束历时三年的建设历程,今年年中正式全面启用。今年,方厅水院上海馆高标准建成、创智引擎二期开工、江南圩田建成启用,西岑科创中心“城中村”和先导组团开工建设、滚动实施创研组团地块供地,打造世界级绿色创新“水乡智岛”。建成环城水系三期、上达中央公园南园,新城绿环先行启动段14公里贯通,启动推进上达中央公园北园、绿环二期等项目,绘就“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画卷。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