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个人如何参与公益慈善?不必等到有钱的时候

2020年5月25日15:50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许多人在谈到公益或慈善时,总喜欢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定会做的!”

  言下之意,是说公益慈善是有钱人的事,没钱的时候啥也不用做。

  公益慈善真的是有钱之后才能做的事吗?事实并非如此。

图像

  比尔·盖茨讲过一个故事:

  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

  有一次在纽约机场我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想买一份报纸,但口袋里零钱不够,所以决定不买了,就把报纸还给他,告诉他零钱不够。没想到小贩说:“这份报纸免费送给你。”在他的坚持下,我拿了那份报纸。

  很巧,两三个月之后,我抵达了同一座机场,发现自己零钱又不够,那个小贩又送了我一份报纸。我拒绝了,告诉他:“我的零钱不够。”

  那个卖报的小贩说:“拿去吧,我从我的利润里拿出来和你分享的,我没有赔钱。”

  19年之后,我出名了,大家都认识了我,突然间我想起了那个小贩,我想去找他,谢谢他。一个半月过去了,我找到了他。

  “你还记得我吗?”

  “当然记得,你是比尔·盖茨。”

  “你还记得你免费送给我报纸吗?”

  “记得啊,我一共送过你两次。”

  “我现在要回报你当时给我的帮助,你要什么?只要你告诉我,我就去实现它。”

  “先生,你不觉得这样做,不能和我给你的帮助相比吗?”

  “这怎么说啊?”

  “当我只是一个穷小贩的时候,我帮助了你;现在你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你试着帮助我,你的帮忙怎么能和我的相比呢?”

  当时,我才体会到那个小贩比他还要富裕:因为这个小贩没有等到自己有钱,就开始帮助别人了。

  个人为什么应该参与公益慈善?

 图像 

  这是因为,公益慈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相关的社会问题会影响我们自身的利益,困境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如何也可能影响我们自己或家人朋友。而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困境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公平的权利和机会,整个社会秩序和环境得以良性运行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中受益。

  比如环境问题,空气、水源、土壤被污染后,无论穷人富人,所有人都会身受其害,政府实施环保政策,限制和处罚污染企业,企业推出低污染生产线,减少有毒有害废物排放,研发环保产品和设备,环保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倡导,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立法,监督环保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环境得到改善之后,受益的也将是所有人。

  再比如,关爱残障人士,消除歧视,推动无障碍建设,当下看来是残障人士受益,但长远来看对我们自己也是有益的,在残障群体和我们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之后,未来的我们也可能受益于没有歧视,人人都被平等对待的社会环境。

  通常情况下,个人在自愿、力所能及的原则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与生存、日常生活与工作并不矛盾,可以将公益慈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将蕴含着“正能量”的善意和责任注入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中,并越来越广泛地传播开来之时,公益慈善才能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事业。

  公益慈善论坛自创办以来即倡导“天天公益,人人慈善”理念,就是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能力与条件,或借助适合的平台,将个人的善念与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的生活、工作之中,为推动社会的改善贡献一己之力,在完善和丰富人生的同时与世界互利共生。所以,公益慈善应是“众愿所成”之事业,是每个人的自觉自愿之后参与的事业,而不是少数有钱、有闲阶层的专利。无数个人的微力付出,是促使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强大动力。

  因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和努力。比如目前网络上来自水滴筹、轻松筹等多家大病众筹平台的求助信息铺天盖地,如此庞大的救助需求肯定不是几个有钱的慈善家能解决的,必须全民参与才行。除了民间自救,富帮穷,穷帮穷,更重要的工作是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鼓励公益慈善组织发展。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需要引领者和同行者

 图像 

  以利他、博爱、提升自我价值、担当社会责任为内涵的志愿精神,始终是公益慈善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是根基所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进而参与进来,不仅期待和要求会更高,监督也会更严格,公益慈善的专业化、规范化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传播、讨论以及提供体验、参与机会等多种方式,广泛而持续地向社会大众普及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和基本常识,尤其是志愿服务精神。我觉得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公益慈善教育”比推动公益慈善的专业化、职业化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只有社会这块“土地”越来越肥沃,公益慈善这块“庄稼”才能长得越来越好。如果大众缺少在了解和参与公益慈善的机会和动力,那么这个领域的进步必然会非常缓慢,公益慈善组织也会像无根之草一样,失去生存的根基。因此,公益慈善组织需要与公众保持密切的互动,用切实的行动连接爱与信任,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也需要和公益慈善组织一起,积极向公众普及公益慈善常识,激发参与公益慈善的意识和热情,引领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一个人的力量通常是有限的,能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捐赠和募集的钱物以及个人的能力等等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避免独自一个人常年坚持参与公益慈善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以至于难以为继、陷入困境,就需要学会“与人为善”——和别人一起做善事。当你想为这个社会做些事,就去找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同行,以小团队的形式参与公益慈善,互相支持和鼓励,分工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分担压力;同时也可以发展自己的“亲友团”,通过月捐等方式获取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所需的资金、物资等资源。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图像 

  公益慈善,常常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庞大而需求紧迫的困境群体,所以不只需要爱心和热情,更需要能力、勇气和智慧!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善心和理想而改变,公益慈善事业更需要你我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将各种资源与善心、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智慧、想像力,持续的努力与坚韧不拔的意志,保证高效率解决问题的专业方法,以公开透明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的坦荡胸怀。同时,也不要因为害怕被欺骗,就放弃行善、陷入绝望。你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继续探寻行善的智慧,努力让善行落到实处。所以,个人要想有效而持续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公益慈善相关的理念和专业知识、方法,遵循一些基本的伦理和原则。

  以慈善为例,我认为“保护受助者的尊严”是慈善的最高原则。

  居高临下的施舍,即“嗟来之食”式慈善的特点,就是施其所需,夺其尊严。无视受助者的尊严,因道德优越感而做的慈善,不是真慈善,而是伤害。建议大家在开展慈善活动时,不要刻意摆拍与受助者的照片或录制相关视频,在用于宣传和传播时必须考虑是否对受助者造成伤害,或引起公众反感或质疑。

  慈善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你所给予的,正是受助者最需要的”。

  拿捐物来说,你捐的东西别人真正需要,才算好事一件,如果是别人不需要的,你给他等于浪费,反而成了坏事。所以,做好事要负责任地做。

  另外,慈善也需要遵守以下五个原则或底线:

  无利益纠缠原则:不要求受助者回报你什么,也不要刻意寻求其他利益,一切随顺自然。如果你急功近利地做“慈善”,最后可能不仅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失去更多。行善而无所图,乃大善也。真正行善之人不仅不图回报,甚至在因行善而被人诟病、误解、诋毁时,仍然能坚持行善。

  良心动力原则:做慈善不是因为你欠别人,而是你需要自己听从良心的召唤,如果对他人,甚至动物的痛苦无动于衷,不去做些什么,你会觉得内疚和不安。你的善行,正是由你的价值观或道德感来驱动的,可以坚定你的毅力,助你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非牺牲原则:做慈善不仅要自愿自觉,更应各尽所能,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牺牲和奉献的慈善,才能行稳致远,带动更多人同行,共襄善举。所以我们不提倡为了做慈善帮助他人,搞得自己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甚至妻离子散。不仅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客观上也抬高了大家参与慈善的道德门槛。所以,不仅要爱他人爱世界,更要好好爱自己爱家人,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宽容而不纵容原则:你眼中的受助者,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你觉得他懒惰,不求上进甚至不懂感恩,你可以宽容以待,帮助他引导他,但不必苛责他、轻易放弃他,更不必纵容他。对于他人的不理解、质疑,你可以耐心解释,但对于无端的诽谤、谩骂,如忍无可忍,你也可以怼回去,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合法原则:任何人都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做违法犯罪之事,这应该是做慈善的底线了。比如《慈善法》禁止个人为自己发起的公益慈善项目或活动通过线下线上进行公开募捐,但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或者开展定向募捐。如果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肯定也是违法的。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六点建议

 图像 

  你所能承担的责任,你的善举,应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别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可以扛起全世界的苦难;

  第二,用自己最擅长的技能行善,会更有效;

  第三,多从受助者、服务机构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处理好公益慈善与家庭、工作的关系;

  第五、保持好奇心与想像力,通过学习提升智慧;

  第六,从信仰中获取帮助,它是你人生的方向和动力之源。

  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方式

  1、捐赠

  可以是金钱或实物,可以直接捐给受助人或慈善机构,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腾讯公益等网络平台捐赠,捐赠时可以实名或匿名;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关注方向,制定年度捐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捐赠;在选择公益慈善组织时,可以向身边有捐赠经验的亲友征求意见,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机构的项目及进度反馈、年度报告等信息,确定其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甚至可以通过民政部门的网站(如中国社会组织网)查询其合法性。另外,个人捐赠有权要求受捐机构开具捐赠收据,也可以依法抵扣个人所得税。

  2、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个人自愿无偿地捐献自己的创意、知识、技术与时间服务社会;志愿者或称义工,可注册也可不注册,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到志愿服务组织或其他公益组织参与服务活动,也可以自行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可参考《志愿服务条例》等。一些有条件的机构还会为志愿者发放一定额度的餐费、交通费等补贴(不属于劳动报酬)。

  3、支持义卖;

  4、参与慈善赛;

  5、参与慈善晚宴;

  6、参加慈善拍卖;

  7、支持慈善消费(购物时商家捐款、买一捐一,如淘宝的公益宝贝);

  8、参加公益旅游(在旅游中参与助学济困、环保护生);

  9、出资设立基金会或专项基金、个人冠名基金;

  10、通过跑步、步行或骑行为慈善组织筹款(也可以捐步数,由企业配捐);

  11、劝阻不文明行为;

  12、随手拍(善恶皆可拍,但要注意尊重隐私,保护自己);

  13、以物换钱物,实现梦想(如铅笔换校舍、钉子换大楼之类的公益活动);

  14、购买贫困、受灾地区农产品、困境群体的产品或服务,支持公平贸易;

  15、参与“待用咖啡”、“墙上便饭”之类爱心活动,为有需要的群体提前购买爱心餐或其他商品和服务;

  16、通过手机上的公益APP行善。如下载安装“行善”、“米公益”、“宝贝回家”等手机APP;

  17、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少用一次性塑料产品,节水节电,同样也是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18、传播和分享公益慈善资讯,倡导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唤醒人们的公益慈善意识。比如,你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公益慈善论坛”将其中的好文章分享给好友,一起了解中国公益慈善现状,了解公益慈善知识。

  .....

  你看,参与公益慈善方式实在是多不胜举,有些需要花钱,有些不需要花钱,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钱,而在于自愿、量力而行、可持续!有利他之心,则无处不公益;有慈善之念,时时处处都可慈善!

  总之,个人参与公益慈善的空间和潜力亟待拓展和激发,参与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未来也可能出现更多极具创新创意和有趣好玩的参与方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公益慈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将更加完善和开放,公益慈善组织也会更加专业高效,更具公信力,个人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所以全民公益、人人慈善的愿景非常值得期待。(任真摘)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 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 产生了深刻...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