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慈善]瑞士基金会搜罗上千个原生植物种子,保存千年不变的原味风貌

2020年11月16日14:13 来源:社企流 作者:方常均

图像

  瑞士,是一个被山、水、大自然绿意温柔环抱的国家,享受进步的现代化设施,也同时维护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游客在山野间,仍可见山牧季移的牧民穿着传统服饰;在乡间餐厅尝到古法烹饪的菜肴;在超市内买到瑞士古早味的产品。科技维系传统是进行式,瑞士的现代化与传统并存的重要因素,「保种」是其中之一。

  从古时流传至今的种子,经历大自然无数的考验,和其他物种既竞争又依存地共生,创造了每片土地的独特风情。在今日全球化商业策略下的大规模栽种,人类已面临粮食垄断与物种减少的危机。保种,尤其是原生作物的保存与种植,就是瑞士许多产业继续生存的重要关键。

  全球保种时代中,做一个有种的山国人民

  位在巴塞尔的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ProSpecieRara),近年就大力疾呼为了维护瑞士最让人醉心向往的壮丽山水,保持千年不变的原味风貌,当务之急就是投入在地原生植物和濒临绝种动物的保育。

  在其总部收罗了近4,700 种的瑞士原生植物种子,在室温15 度的保存环境下,可供一般农民与民众购买。近年都市植栽在瑞士兴起,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更进入与市民面对面的市集,沟通保育原生种的重要性,呼吁消费者以实际购买及种植原生植物的行动来支持。并与连锁超市系统合作,在大型通路中让原生作物有能见度。此外,瑞士大型超市通路商也大笔赞助保育活动。

 图像 

(超市的原生种蔬果标签上,印有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认证标章。来源:新作坊)

  寻回人们对大自然与农业的尊敬

  基金会的倡议与行动不只针对植物保育,原生动物品种和栖地的保护也是努力的目标。他们在瑞士3 大语区都设有据点,以德法义3 个国语,和当地政府与民间团体合作举办各种活动,认识动植物也是认识家乡文化。

  留种原是人类文明传续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夫,在收成之后留下好种子,为来年的播种做准备。节俭而企盼留有「余裕」,也成为农业时代刻苦的性格。谦卑敬天、亲近土地、提前准备的态度,也镶入了传统瑞士人的性格之中。

  今日走到工商社会,世界各国在全球化的转轮中,大量种植单一作物的农作方式成为主流。瑞士同样也面临超市通路系统强大之后,获利最大化导向、低价商品泛滥、外国产品倾销等问题,造成瑞士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而栽培单一或新品种的情况,因此失去了原本传统社会种植原生品种,让物种自行演化 、保存多样性的机会。

  今日人类在工商社会的需求,已远超于农业时代的单纯,对于食物的口感也偏好也愈趋复杂。消费者喜欢尝鲜与尝新,再再考验着农民种植作物的选择,也左右土地的发展,改变着全球地貌。保种,同时也必须找回人们对大自然与农业的尊敬。教育消费者认识全球化商品单一化的发展脉络,寻找支持购买在地物种所生产商品的消费力,也成为基金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图像 

(基金会在动物园中推广保育观念和生命教育。来源:新作坊)

  贴近生活的推广策略

  2020 年自2 月开始,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规划了33 场推广活动,主要在瑞士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里举行。推广活动主打生活路线,期望唤起消费者从日常之中了解原生物种之间的关联。

  以羊只作比方,根据记载,羊只成为家畜在瑞士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除了牛之外,羊也是阿尔卑斯山的一道风景。为世人熟知的童书《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故事主角的好朋友彼得就是一个牧羊的牧童。

  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在特色牧场中举行名为「诺亚方舟」的园游会,介绍瑞士原生种的动物和现代生活的关系。从一顿传统的农家早餐,看见人类古老生活中人们如何依赖山羊得到足够的食物;或在纺织工业即将完全消失的瑞士,在畜养绵羊的农家中,从剃羊毛、洗羊毛等基本工作到制成衣物的连贯过程。羊毛出在羊身上,亲手体验,眼见为凭。

 图像 

(瑞士原生种山羊。来源:新作坊)

  春末夏初的温暖时光,也正是都市人购买盆栽妆点阳台的时刻,有花园和菜园的人也开始播种,栽种各类的花卉与蔬果。5 月的推广重点即是提倡原生花苗与菜苗回归民间普遍种植。市集中与民众面对面,除了贩卖之外,把原生植物种子作为有奖征答的奖品,鼓励市民在自家花园和阳台种植。

  四季变化明显的瑞士,物产也跟着时序推移,每个季节都有农夫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推广活动中也就成了当季新亮点,夏天采高山蜜桃,秋收采苹果和梨子。

  在乡下农村举办的活动是开放给都市人的体验性、知识性郊游,一举数得。瑞士原生水果逾3 千种,有1 千种在过去100 年之间已经消失。在农场的体验中,能亲身见闻通路营销与消费习惯对物种的影响,这比说大道理更能改变日常的消费行为。如原生种的苹果约有1 千种,如今在超市常见的不到20 种,苹果可说是品种消失快速最明显的一例。

  无论科技如何飞快发展,「吃什么」在任何时代都是大事。带着都市人进入农场了解小农经济,亦是国家土地认同的乡土教育。各行各业的人在触摸土壤的经验中,明白生存与大自然相依相系。

 图像 

(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发行刊物,内容介绍多元的瑞士生态。来源:新作坊)

  唤醒消费者意识

  瑞士山多耕地面积小,并不具备大规模单一种植的条件,面对欧盟国家与其他热带地区的农产品,国内的产品显得价格高贵,并不亲民。今年遭逢疫情,国家粮食供应率与食物来源成为焦点,本土农业重要性的能见度大为提升。

  全球气候变异,夏季的暴雨酷热,冬季的降雪过少,近年气候变化剧烈,也让越来越多瑞士消费者有所觉醒,并有意识购买小农商品,减少进口产品造成的碳排放量。透过购买的力量,增加国家的农业多样性,也就是促进整体生态的活力。全球化的商业社会,对环保有自觉的消费力就是对抗大规模单一种植的利器。

  除了市集、农场体验、演讲、展览等等,基金会也试着在多元活动中,将触角伸向瑞士所有国民,从0 岁到100 岁都是他们努力的群众目标。在家庭生活中,若父母有意识在消费上多想几分钟,在餐桌上灌输给孩子们永续的概念,将潜移默化形成一辈子的环保生活基础。生活中的意识传承是最有效,且最长久的影响。

  跨业结盟的强力曝光

  为了维护瑞士的在地农作的多样性,扩大议题的能见度,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也走入校园、农家结盟、与民间团体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广他们正在进行的20 多项物种保育计划。

  位在瑞士法语区全国最大的蝴蝶生态园区内,设有一个瑞士品种动物园,园中畜养瑞士原生的温驯动物,家长可以与孩童共同观察和喂食动物。其中介绍动物的广告牌,信息是由瑞士动植物文史保护基金会提供,相关的资材费用则由超市通路商赞助;广告牌内容除了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介绍之外,也具体呈现动物与人类紧密互动的关系。

图像

 

(吸引访客互动的翻翻牌游戏——「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大便吗」。来源:新作坊)

  透过园区中的解说和体验,让孩子自然发现,其他物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彼此依赖相关。虽然人类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然而与其他的生物和谐共生才是永续的自然。

  以驴子为例,驴子作为驼兽与人类共生的历史很长,牠在欧洲童话里就是一个常见的角色。为人熟知的意大利童话「小木偶皮诺丘」,当中就有男孩变成驴子的桥段。动物园、童话、文史教育与生态知识,在园区中融合在一起。

  保种成就瑞士的独特魅力

  或许可以说,没有牛羊成群的山谷,没有绿意茵茵的山间风光,就没有瑞士观光。无论本国游客或国际游客,都能徜徉于山水美景中,安稳地放松身心,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瑞士旅游的亮点。

  旅游业在疫情之前,是支撑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带起其他产业的发展,如旅馆、航空运输与表业等等,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因此保存瑞士山川水色和多元物种的原始风貌,不只是农业和相关产业的责任,也是需要全民参与的国家经济任务。

  当山川再度回复到一定的自然程度,飞鸟走兽、爬虫游鱼也将再度归乡回巢,山间各种原生的奇花异草有足够的空间,充满活力地自由绽放。 国境内的天然风光、多样生态,加上完善安全的软硬件规划,这就是瑞士吸引游人一再造访的独特魅力。 (任真摘)

  全文转载自新作坊,原文标题:瑞士现在进行式—— 保种,生命教育与共生经济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 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 产生了深刻...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