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民国时期河南戏剧义演的意义

2021年1月25日15:40 来源:上海慈善网

  义演作为重要的筹资方式,在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河南的戏剧义演不仅传播了近代都市文化,也对慈善事业、伶人社会形象、民族凝聚力、戏剧艺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1、提高了民众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

  义演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慈善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民国时期河南的戏剧慈善义演的活动群体可以归纳为倡导者和表演者两类。倡导者有艺界知名人士,如黄伯廉、刘艺舟等; 有各剧团戏园,如狮吼剧团、丙子剧社、丰乐园等; 有政府部门人员,如公安局、教育厅等; 还有很多社会团体的参与,如临时救荒会、天津水灾筹备会、学生联合会、国民大会、筹赈游艺会等; 此外,还有南关圣安列学校学生等学生群体的倡导。表演者主要是戏园或班社的伶人居多,这其中有陈素真、常香玉、司凤英等名伶; 有著名票友、琴师等; 还有学生参与表演等。义演不再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是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其中,很好地促进了社会的互动,增强了民众的公众意识、参与意识、社会公益意识等。慈善义演活动作为一个载体,使社会各界人士组织了起来,实现了政府与民间的互动、精英与大众的互动。

  2、慈善事业范围扩大

  古代慈善活动多以某一地区为主,而义演活动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扩大了慈善救助的范围。如“善堂”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民间慈善机构,具有某种民间赈灾的社会功能。这种“善堂”机构分布比较零散,规模也比较小,“具有很大的地区局限性。某个地方发生了灾荒,就在该地区范围内进行募捐活动,至多也只是扩展到旅居个别大城市的本籍同乡范围。募捐的赈款自然也限于赈济本地的灾民”。而新兴起的义演活动是义赈的一种,它“完全突破了狭隘的地区的局限,赈济对象,往往是全国最突出的重灾地区,募捐的范围,涉及广泛的社会阶层,而且募捐活动往往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扩展到海外的爱国华侨。赈款筹集之后,义赈工作人员长途跋涉,跨越省区,前往灾区放赈。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集中一定的资财,而且能够造成必要的声势,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使义赈活动真正搞得有声有色”。总之,慈善义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3、提升了伶人的社会形象

  通过社会义演,伶人向社会展示了其热心公益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好感。《申报》曾刊文指出中外演艺者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形象存在明显的差别: “泰西戏场之事与中国迥异,盖从事此业虽非上等,然其在班内著名之人,外人相待亦皆礼貌有加,非如中国卖技者流群以江湖目的之也。”社会如此轻视伶人,又怎么能期望他们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呢? 戏曲伶人在我国古代一直被看不起,郭常英分析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艺术内容品质低下; 二是艺人缺乏社会担当。( 郭常英:《近代演艺传媒与慈善救助》)民国时期河南地区的慈善义演活动中,参与的很多伶人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从事为人所鄙弃的“贱业”,但他们仍心怀社会,从事慈善事业。如《请看伶界之救国热》中所报道的,伶界发起救饥之心,“经王寿岐、唐顺卿、葛文玉、何玉龙、贺桂福、吴子红、张祥福、张喜庆、顾谭玉、李连奎、范书祥诸管事,约同诸艺员于每星期应演高台外,复演高台一次,所收戏资,捐入本团放馍经费,以资臂助”。这就很好地提升了伶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4、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国时期河南地区的戏剧义演活动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周秋光认为慈善事业具有民族性,是因为“尽管慈善救助的范围和对象无分地域和人种,可是要知道慈善救助的对象都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环境( 国家和地区) 里的人,而这些人一般具有一定的其本民族的慈善意识和良知,他们被救助之后,本能地产生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 周秋光、曾桂林、向常水:《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这种知恩图报就是慈善的民族性意识和良知的具体体现,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这种慈善意识就会升华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彰显国格和人格。除此之外,义演剧目中一些爱国剧目的演出,更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在20 世纪30 年代曾有人赞扬过戏曲的宣传作用,当时流传着一句行话,即“立十学校,不如开一报馆,不如开一演说场。立十演说场,不如开一戏园”。声音对人的感化作用十分深刻,戏剧对于没有文化的百姓的教化作用更为明显。九一八事变后,很多人对日本侵占东三省、残杀东北同胞都不了解。新郑县各学校联合成立了一个新剧团,宣传“振刷革命精神,一致抵抗倭奴,以期唤醒民众,开通民智,俾众周知受帝国主义压迫之耻云”。这些慈善义演活动的组织者、表演者和捐献者,不仅是活动的承担者,也是慈善思想、爱国主义观念的传播者。他们演出的爱国剧目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实现了社会动员。

  5、提高了戏剧艺术的社会价值

  以往的戏剧演出多推崇其劝善惩恶作用,近代的戏剧被赋予了许多新的社会功能,比如新民、救亡。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将戏曲演出与社会启蒙、社会改造相结合。陈独秀认为戏曲是“世界上第一大教育家”,“到戏园里去看戏,比到学堂里去读书心里喜欢多了,脚下也走的快多了,所以没有一个人看戏不大大的被感动的”。(郭常英:《慈善义演: 晚清以来社会史研究的新视角》)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抗战、救亡自然成为时代的主题,反映民众的苦难、宣传爱国救国思想、倡导民族气节必然成为戏曲作品的主题。除此之外,近代人们将戏曲与国计民生和社会风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戏曲艺术是提供社会教育、改良社会的不二法门。戏曲表演的同时也传播大量公益思想,有助于社会形成热心公益的文化氛围。戏剧义演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接受了新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戏剧艺术的社会价值。

  总之,民国时期戏剧义演活动的举办,对河南社会意义重大。尽管义演活动的举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遇到了诸如资金流向混乱、资金分配不明、观众观看演出不缴费等许多的问题,但总体上,义演提高了民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改善了伶人的社会形象,增强了民族凝集力,提高了戏剧艺术的社会价值。(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刘树凤《民国时期河南戏剧义演活动考察——以《河南戏剧活动报刊资料辑录》为中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9月第35卷第3期。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 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 产生了深刻...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