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典故]近代报刊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功能审视

2021年9月20日10:51 来源:上海慈善网

  近代时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迎来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各种报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代报刊形式多样,记录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历史变迁,从报道灾情信息、公开慈善组织筹集善款与使用信息、推介中外慈善思想等方面,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传统慈善文化启发、自然灾害与战乱频繁发生、国外民间力量援助,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国内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世界红卍字会、华洋义赈会、北京香山慈幼院,以及一些省级慈善公所和救济院等机构,近代中国慈善组织发展呈现昌盛之貌,并推动慈善事业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型。中国慈善事业在近代获得转型发展,与近代报刊有着密切联系。

  近代中国报刊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在鸦片战争前后由西方人引进。之后,随着国人办报意识的强化及办报活动的增多,中国报业渐趋兴盛,特别是20 世纪初知识分子“文人办报”的实践,促使中国报业得到蓬勃发展,一批有影响的报刊相继问世,如《申报》、《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东方杂志》、《万国公报》、《时务日报》、《国闻周报》、《清华周刊》、《救灾周刊》等。这些报刊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留下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痕迹。

  通览近代报刊,笔者发现其中有大量关于慈善事业的报道,有对中外慈善思想的宣传与推介,有对慈善组织开展救助活动的报道,还有对灾区民众生活状况的介绍。总的来说,近代报刊中的慈善报道从多个层面推动了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一、积极报道灾情信息,号召民众参与救灾

  作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灾荒一旦发生,往往导致财物毁坏、人口伤亡、灾民流离等后果。面对自然灾害,近代报刊充分发挥其媒介优势,积极跟进灾情报道,向外传递灾区信息,并号召社会民众协助救灾。以“丁戊奇荒”为例,从1876年至1879年,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5省遭遇持续4年的旱灾,并延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馑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1.6亿到2亿,约占当时全国人口一半; 直接死于饥荒和疫病的人数,至少也在1000万人左右; 从重灾区逃亡外地的灾民不少于2000万人。此次旱灾发生后,作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进行了连续报道,详细介绍了灾区景象。其中,《申报》刊载了居住在山东的传教士李提摩太的请赈文章,详细描述了山东灾荒的情形。另外,除了对自然灾害本身的报道,《申报》还积极呼吁有能之士捐款救灾。进入20世纪,在1931年的水灾中,《申报》、《民国日报》、《东方杂志》、《大公报》、《益世报》、《国闻周报》等,都运用大量文字、图片报道各地遭灾情况,号召民众防灾、救灾。《大公报》在水灾发生后,不仅在三、四、五版( 分别为国内新闻版、国际新闻版、社会新闻版) 多个版面报道水灾,还派记者亲临灾区一线,调查灾情,采访相关人员,并接连5天发表《京沪视察记》,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南京、镇江、芜湖等地的水灾情形。《益世报》也刊发了大量关于水灾的新闻报道和评论。除报道自然灾害外,部分报纸还对因战争引发的灾难进行了报道。如1904年《鹭江报》就对上海慈善会号召民众捐款救助日俄伤兵进行了报道。

  总体来说,近代报刊积极报道各种灾害信息,积极呼吁灾区之外的民众捐款捐物、救助灾民,使全国各地及时了解灾区状况,激发广大民众的慈爱之心,特别是促进了民间慈善组织和爱心实业家开展慈善活动。这些都有力推动了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赈灾。

  二、公开善款筹集信息,赢得公众信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个人捐助的名目甚多,如义演、义卖、彩票等都是新的筹捐方式,慈善组织善款来源呈现多样化特征,这拓宽了近代慈善经费的募集渠道。与之相伴,慈善组织利害相关者最关心慈善组织的资金使用情况和业务状况,他们想了解资金使用中有无贪污、挪用、浪费行为,慈善组织的服务是否令他们满意,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救助了最应该救助的人。这就要求慈善组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在近代大众传媒日益昌盛的情况下,利用知名报纸刊登慈善组织募集善款与善款使用情况的信息,逐渐成为很多慈善组织的选择。

  1931年水灾期间,《大公报》自8月21日至9月21日,每天都公布前一天报馆收到各界捐款的数目及捐款人名字,无论多少人捐多少款,都刊载无遗。有时候因捐款人太多,甚至占用了整个版面。

  慈善组织募集的资金与物资,来源于社会民众,其道德基础是民众的爱心善意。报纸报刊及时发布有关善款善物筹集使用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回应公众关切,打消公众疑虑。借助于报刊的信息公开,民众能清楚知道慈善组织到底从事了哪些救助活动,慈善资金是如何使用的。由此看来,近代报纸报刊作为刊载慈善组织运行信息的载体,可以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帮助其赢得公众信任,助力慈善组织长远发展。

  三、推介中外慈善思想,夯实慈善发展理论

  慈善事业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设立了专门官职来施予惠政,救济贫病之民。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慈善思想密不可分。如民国年间大慈善家熊希龄所言:“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俗者,莫不由于儒、释、道之学说所熏陶。”(《熊希龄集》)概言之,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 “积德”,墨家讲“兼爱”,各流各派表述虽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含有救人济世、福利民众等慈善理念。这些理念在中国民间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促成了民众乐善好施习尚的形成与普及。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全面开启了西学东渐、西俗东移的帷幕。此后百余年间,中西两种异质文明发生激烈的碰撞与融合,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西方社会的各种理论学说、思想观念纷至沓来,慈善思想也随这股潮流涌入中国,报刊传播就是一个重要途径。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外国人在宁波、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开始设立印书馆,刊印和散发宗教宣传品和西学书刊,后来又建起一些翻译机构,编译报刊,传播西学。洋务运动兴起后,洋务派先后在上海、北京创设江南制造局译书处、同文馆,以中外人士合译的方式翻译西书。这些书报介绍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慈善福利制度,并对西方传教士举办慈善医院、育婴、赈灾等活动进行报道,使中国人对西方慈善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时期的报刊,除了对慈善组织、救济灾民的报道外,更从思想、理念方面对慈善事业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一是介绍国人有关慈善救灾的观点和言论。如《江南警务杂志》1911年刊发《论创办贫民统计为救济灾黎入手要策》一文,该文章主张对全国的贫困人口进行统计,并依据贫困人口数量设置相应救助举措,科学分配人员物资。二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慈善思想与举措。1909年《白话报》第4期对英美的慈善事业进行了简要介绍。另外,一些报纸报刊还对西方国家的知名人士、慈善家的慈善思想、理念进行介绍。可见,近代报刊中介绍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培养弱者的生存技能,这些都起到了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作用。(钟欣摘编)

  摘编文献:王猛《近代报刊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功能审视》,《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9月第20卷第3期。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