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途万里第一程
方兴未艾、锚定未来的中国慈善高等教育事业

2022年8月5日9:05 来源:慈善公益报 作者:李希金 选稿:马芸

  慈善的普及与提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慈善事业发展基础和所达高度的根本保证。没有慈善观念的普及,便没有慈善理念的共知共识、共行共享;没有慈善文化与理论的建树,便没有指导慈善事业前行的“路标”,难于使一国慈善自立于世界慈善之林。

  改革开放后,中国慈善逐步回暖,发展日新月异。历经40余年深耕细作,如今已是善花遍地、善果盈盈。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中国慈善更是在普及与提高上双管齐下、并驾齐驱。一系列教育措施、文化传播、学术探讨、理论建树纷至沓来,成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新的潮流与风尚。

  不久前,一则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慈善行业的高度关注:由清华大学与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联合发起的“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共同体”宣告成立。来自全国44所高校和10余个公益慈善组织、学术机构积极参与,旨在为各高校分享慈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学校与社会组织交流人才需求提供一个综合性平台,为提升慈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

  这是一个全新的信号,表明中国慈善高等教育已由个体单兵向着集体方阵、由局部摸索向着全面推进迈出了坚实一步,标志着公益慈善已成为国家鼓励、未来可期的职业选择,也意味着中国慈善行业的发展力度与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正式步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轨道。

  今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慈善管理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山东工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成为首批设立此专业的高校。这是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孕育10年的一大硕果。山东工商学院自2018年成立公益慈善学院以来,已招收4批慈善管理专业方向本科生120名,硕士研究生9名。2022年学校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计划招生80人。

  2021年11月,浙江工商大学宣布成立英贤慈善学院,由于获得浙江工商大学杰出校友鲁家贤先生及其子高央先生的一笔3.5亿元捐款而引人瞩目,成为我国首家培养国民教育系列本、硕、博慈善管理人才的慈善学院。目前,学院正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将学校的经济、工商管理、外语等优势资源引入,同时通过师资建设、与业界联动等方式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社会慈善奉献才华、传递光热。

  慈善行业 求贤若渴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脱贫目标的胜利实现,我国社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步入“丰裕社会”阶段。如何在追求财富积累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如何选择更有意义的财富使用方式,如何使家族财富得到更持久更有价值的传承,正在日益成为新时代人们内在的精神需求。而公益慈善正是这样一条创新财富、体现价值的路径。

  自然也要看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在整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慈善专业教育仍面临学科基础薄弱、本土化知识生产不足、社会认知度较低、就业吸引力偏弱等现实挑战。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亟需大量高级人才加入,以专业能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慈善有生力量。

  据民政部《“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至2025年,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将达到1250万人。然而,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之外的重要就业领域却知之甚少,而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匮乏亦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等国家议题备受关注,公益慈善行业也将持续升温,改变现状。

  向善而强 正当其时

  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健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慈善事业的现实与发展而言,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正当其时。

  他认为,在推动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重要机制的进程中,成立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是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

  自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学校”“完善慈善人才培养”等举措以来,慈善教育逐渐从中小学校园为主的零散、运动式的传播走向大学课堂以系统、可持续为特点的慈善知识传授。与此同时,高校慈善教育也呈现出专业人才培养、辅修学位、通识教育等类型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高等院校是人才从校园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通过慈善教育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社会的理念,使他们在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同时,更作为一个合格公民。通过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他山之石 可以攻善

  不可否认,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和非营利组织的诸多概念和实践多来自国外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将中国慈善高等教育置于国际比较的视野下来进行认知与考量。

  世界范围内开展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英等国,并随着第三部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而拓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出于各个国家具体情况的不同,各国对公益慈善相关的教育项目并没有统一的话语标准和范围界定。其中美国以非营利管理教育项目为主;英国除非营利管理项目外,企业社会责任等内容较为突出;非洲国家则集中在发展类项目研究;南亚各国、加拿大等还侧重社区发展类教育项目。

  各国不同模式、不同目的的慈善高等教育在课程设计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来说,本科生教育以培养慈善志愿意识、公民参与意识、社会创新理念等通识课程为主;以培养非营利部门从业者为主的本科课程则强调慈善募捐以及项目服务等实践课程;培养非营利部门管理者的硕士教育则强调慈善伦理、网络技术运用、领导力培养等课程。此外,一些国家的慈善课程以及实践活动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彰显了慈善高等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未来之路 始于当下

  迈入新时代,党和政府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将第三次分配纳入基础性制度安排,将发展慈善事业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将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政策上的激励和推动使得中国慈善事业有了充足的前进动力和发展空间。然而当前慈善专业人才供给匮乏、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现状使得慈善公益领域高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亟需构建起健全、合理、科学的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慈善专业人才配制,不断提升慈善事业的软实力。

  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构筑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关注三个要点:首先是专业知识体系要融会贯通;其次是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三是慈善专业人才要遵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理念。

  周秋光进而指出,在对慈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上,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打造本硕博联通的高精尖人才培养体制。二是整合学校、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借鉴国内外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就根本而言,慈善所以称之为慈善,教育所以称之为教育,皆在于能够深思并解析“人之为人、何以为人、人将何为”等深层次问题。慈善教育,特别是慈善高等教育则更应将此作为自身使命和意义所在。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8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