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志愿服务》显示,近年来企业志愿服务——
应对挑战显韧性在线服务成潮流

2023年1月12日6: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选稿:马芸

  过去3年来,在社区疫情防控、重大国际赛事、灾害救援与重建等多个场景中,不乏企业志愿者身影。面对多方变化,企业志愿服务近年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未来趋势如何?

  历时两年半,国际志愿者协会对32个国家的80家公司(员工人数超800万人,业务遍及175个国家)进行调研后,于日前发布了《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志愿服务》(简称《报告》)。北京和众泽益公益发展中心(简称“和众泽益”)参与《报告》部分内容的撰写,并将其翻译引进我国。

  《报告》显示,各国企业志愿服务网络不断发展,企业之间通过网络互相学习和支持,并在志愿服务方面进行合作。企业志愿服务遍及各个领域,员工及其家人、退休人员、供应商、客户和整个社区均作为志愿者参与项目。此外,志愿服务不仅存在于跨国公司,也延伸至区域性公司和本土企业。

  和众泽益创始人王忠平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在加入志愿服务的大潮中,企业志愿服务未来可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创新方向之一。

  企业志愿服务三大变化

  《报告》认为,过去3年来,受疫情防控影响,全球企业志愿服务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许多面对面的服务项目被“暂停”,取而代之的是在线志愿服务的发展。此外,企业志愿服务与非营利机构的伙伴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王忠平认为,3年来,中国的企业志愿服务有3个维度的变化。其一是企业志愿服务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在疫情防控中,企业反应较快,且具备更多资源,大量企业志愿者就近就便参与常态化志愿服务,而且在与公益组织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具有创新性的志愿服务内容,一些企业开始支持公益组织数字化转型,加强技术性合作。

  其二是网络志愿服务增长。由于疫情防控,传统线下的志愿服务面临较大的挑战,很多企业采取在线方式开展志愿服务,加速了网络志愿服务的增长。

  近年来兴起的“非接触式志愿服务”是这一现象的体现。该服务方式通过拉开距离或者插入物理媒介,让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不接触,如“有声邮局”志愿服务项目,企业志愿者录制丰富的故事音频等内容陪伴乡村儿童,吸引了众多企业员工的参与。

  其三是更注重技能性志愿服务。技能性志愿服务是企业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也是重要优势。过去3年来,许多企业通过专业技术服务的方式助力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和社会组织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共同推动评估体系的建立和普及

  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后,不少企业、公益组织纷纷展示其公益项目如何呼应这些目标。然而,《报告》提到,大多数企业仅仅将现有的志愿服务从目标层面上划分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却几乎不去调整自身活动以直接实现该目标。

  《报告》显示,如何将企业志愿服务与可持续目标有机结合已是一个普遍性的挑战。目前企业志愿服务、企业公益领域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评估,或者评估不够,导致效果难以自证。王忠平认为:“应该让更多企业意识到,要证明志愿服务的价值就必须重视志愿服务的评估。”

  加强评估首先需要的是凝聚共识的志愿服务标准以及被广泛认可的评价指数。由于企业志愿服务只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志愿服务中的细分领域,得到的关注与重视不够,难以形成行业性的推动力,这是评估体系难以建立的重要原因。

  王忠平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媒体、行业中的平台机构等多方力量应共同推动评估体系的建立和普及,助力企业志愿服务在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企业志愿服务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成效,关系到中国企业如何讲好自身故事,《报告》中展现了许多企业志愿服务的优秀经验和各地特色,王忠平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经验与做法,制定志愿服务的发展性策略,这样有利于“走出去”。

  应急志愿服务发展待发展

  相对于常态化志愿服务和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我国应急志愿服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志愿服务是其中重要力量之一。大量企业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河南水灾、南方高温等自然灾害救援中,也屡见其身影。

  《报告》梳理全球企业志愿服务后提出,在紧急救援阶段,人道主义组织所需要的企业志愿人员,应该是在应急反应方面接受过培训并有实践经验的人,“未经训练的自发志愿者往往是阻碍而不是帮助,可能会使应急反应工作复杂化。”

  王忠平对此深有体会。“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做志愿者的经历对自己触动很大。当时我们在四川绵阳与企业合作开展灾后重建项目,不少企业意识到,除了捐赠资金,还可以捐赠企业核心的人力资源和专业技能。例如,医药类企业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通讯类企业可为灾后重建提供通讯技术支持。”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中,出现了不少凭借热情与冲动盲目进入灾区,最终却需要被救助的“志愿者”。在后来的雅安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多次民间灾害救援中,这种现象越来越少,多方联动、资源整合成为普遍共识。无论是减防灾、应急救援还是灾后重建阶段,都有大量企业志愿者的身影。

  应急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广泛认可。目前正在修订的慈善法,加入了应急慈善专章,鼓励慈善力量和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灾害救援。王忠平认为,当前应急志愿服务存在较大的问题是缺乏平台支撑。他认为,平台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政府维度,政府作为主体积极建立供需对接的线上线下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完善志愿服务的后勤保障体系等;二是民间维度,可协调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成为政府救灾工作的重要补充。

  目前有不少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平台。2022年9月,北京市出台了应急志愿服务管理办法,鼓励在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分别建立总队、支队、大队,并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注册。该办法强调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统一指挥协调,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同时还鼓励开展国际合作。

  “在未来,应急志愿服务需求越来越广泛,且专业性较强。”王忠平说,“我们希望推动完善平台机制并建立相应的培训知识体系,推进企业志愿服务在应急领域的发展。”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8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