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助阵 "适老化"送餐服务暖心升级

2025年4月15日10:00 来源:慈善公益报 选稿:马芸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如何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外卖服务作为高频生活场景之一,通过技术升级、服务创新与社会协同,逐步破解老年用户“点餐难”“取餐难”等问题,推动“适老化”服务迈向更深层次。

  从“最后一公里”到“送餐到家”

  老有所养,从一顿热乎饭开始。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土门街道远东东社区破局始于一场“资源重组”。该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助餐小组”,将辖区3家学生托管机构纳入“助餐合伙人”,组织“土门东姐”志愿者轮流送餐上门。

  “退休后,我还能发挥点余热。每天中午和晚上,给老人提供两顿可口的饭菜,我觉得很有意义!”托管机构负责人杨海丽道出“合伙人”的心声。一位居民志愿者说,参与送餐服务既帮助了困难老人,也拉近了邻里的距离。

  志愿者张倩介绍道,在社区9625位居民中,老年人占比近30%,其中,空巢、独居及失能老人达112人。社区打造的“助餐合伙人”机制,通过整合辖区“小饭桌”资源,让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告别“咸菜配冷饭”的饮食困境。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联合辖区美团站点组建了一支“银发送餐队”志愿服务队,十几名外卖骑手加入其中,利用送单间隙,免费为辖区20余位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横村镇开启“科技助老”送餐服务的新模式,这是桐庐县横村镇政府与圆通速递联合启动的无人机助老送餐服务项目,经过前期规划并审批,当天起开始为凤联村5个自然村的168名山区老人提供餐食配送。

  多方合作 拓展助老服务新模式

  “土豆烧牛肉、青椒肉丝……饭菜很丰盛,吃完能量满满!”日前,顺丰快递员张金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虹桥社区“中心厨房”享用了一份免费午餐。张金点赞的正是社区推出的“邗小哥·心盒饭”项目。每月初,社区为50名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午餐,其余时间则由合作餐饮店提供低偿服务,以暖心举措凝聚“新”力量。

  午餐后,外卖小哥们化身“助老送餐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配送饭菜。77岁的陈奶奶独居且腿脚不便,提到送餐服务时连连感谢:“多亏他们每天准时送餐,解决了我的大难题!”饿了么站点队长王世勇表示:“送餐只是举手之劳,但对老人却是雪中送炭,我们愿意坚持做下去。”

  社区创新推出积分管理制度,新就业群体通过助老送餐、随手拍上报社区问题等方式积累积分,可兑换早餐券、洗衣服务等奖励。这一机制将骑手的“里程焦虑”转化为“积分激励”,激发了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在上海市,美团在杨浦区开展助老送餐试点,为上海杨浦区康善养老院服务的50户老人进行助老送餐,今年1月总计送出1066份午餐、136份晚餐,保障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在北京市,西城区美意延年社区食堂上线饿了么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线上下单专属助老餐,并享受骑手送餐上门的服务,解决送餐“不及时”、餐食“不热乎”等问题。

  外卖服务的“适老化”升级,不仅是技术迭代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从“点餐难”到“指尖便利”,从“等餐久”到“热饭到家”,这场变革背后,是科技温度与社会责任的交织。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