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写老龄化城市养老金融发展范本

2024年6月11日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选稿:丁纯醇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披露数据显示,到2022年12月31日为止,全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

  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各类助老、养老设施涵盖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社区长者食堂、养老院、开放的城市公园……银行业紧随其后,以“金融”助老,将“敬老为老”的精神融入金融产品与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

  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筑牢养老第三支柱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深度老龄化的背后,是广袤的银发经济发展空间。为丰富老年人金融产品体系,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发展,上海各银行因地制宜,拉进金融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距离与鸿沟,构建“爱老为老”和谐氛围。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银行之一,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持续完善养老金资金账户体系建设,搭建包括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个人养老金保险和个人养老金基金在内的产品服务体系,成立个人养老金业务领导小组,积极参与发展个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工作。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深耕“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手机银行app养老账本功能,为客户提供全资产展示、全功能服务、全产品推荐的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该行还充分运用中信集团“金融+实业”优势,与养老服务专业机构——中信养老加强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中信养老轻重资产结合的特色,推动康养reits产品开发;将理财产品与养老权益结合,为更多备老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为养老客户提供多种金融解决方案,做到养老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

  金融服务“适老化”,助力老年人跨越“鸿沟”

  要服务老年人,首先要拉近金融机构与老年人的距离。如何真正触达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了各个金融机构思考的问题,并为之付出行动。

  手机充电、饮用水、老花镜、放大镜、雨具、急救包……在各银行的网点大厅内,便民物品摆放齐全,适老化设施设备陆续更新“就位”。

  在服务的“软实力”上,中行上海市分行下足功夫,组织开展一线员工急救知识培训和手语服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差异化服务需求。据统计,全行共有653名员工获急救证书,实现全辖所有网点100%配备专业急救服务人员,347名员工获得手语证书,覆盖所有敬老、养老和无障碍网点。

  在线上服务方面,农行上海市分行以手机银行为抓手,设置养老专区,包含养老护理和养老金融两大核心板块。其中,养老护理板块联合行业服务商解决养老机构现实痛点和堵点,实现长者家属账单缴费、线上点餐、预约探视、健康查询等功能。截至2024年3月末,上海地区养老机构护工使用农行掌银巡检近百万人次,智慧养老取得阶段性成效。养老金融板块则集合理财产品推荐、个人养老金、社保服务、医保电子凭证、生活缴费等功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养老相关金融服务。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敏锐察觉了老年人的信用卡消费需求:有的老年客户超过75周岁仍有信用卡使用需求,有的老年客群更倾向于查阅传统纸质账单。为此,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有针对性地提供信用卡申办便利服务、纸质账单服务,进行app适老化更新,将人文关怀贯彻在服务的每个细节中。

  走出厅堂,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将服务的触角向外延伸,真正陪伴老年人身边。民生银行上海福山支行联手周边塘桥养护院,持续开展常态化“爱民敬老,共建爱心驿站”主题公益活动。创建“爱心驿站”、采购公益活动物料设施、搭建养护院天台上的“空中花园”和“爱心菜园”……志愿者们陪伴老人,度过美好的休闲时光,得到了老人们的赞扬和认可。

  产品为本、服务为翼。

  在上海这座深度老年化的国际大都市,银行业不断深入,紧随国家与城市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养老金融理念,共同书写属于上海的养老金融“大文章”。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