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持续创新完善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2024年10月2日7:45 来源:慈善公益报 作者:任乐晴 选稿:丁纯醇

  据日前召开的北京市“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老龄事业发展成就专场消息,近年来,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和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逐步完善老年人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达49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北京市老年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稳步提高。2024年,北京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持向退休时间早、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加大倾斜力度。这是北京市连续第32次增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全市330余万退休人员。

  围绕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北京持续创新完善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其中,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按照“培育一类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实现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依托市场主体开展试点,探索形成了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要布局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截至9月20日,已完成验收60家,其余40家的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今年年底前,北京将再新增11家老年护理中心和8家安宁疗护中心。

  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上,北京不断完善助餐服务体系,推动城六区51家400平方米以上养老驿站转型升级、开办社区餐厅,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256家,覆盖全市四分之三的城乡社区,累计服务老年人12万人,提供助餐服务2788万人次。

  北京搭建了全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上线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数字化平台“北京养老服务网”及配套小程序,汇集了全市养老机构、养老驿站、养老助餐点及养老人才、志愿服务、京津冀养老等海量养老服务资源,形成养老地图,实现养老服务“一网通查”,服务信息“一网展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诉求“一网通答”,日均访问量4.5万人次,总访问量近2000万人次。

  为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北京突出资源统筹调配,坚持需求导向,把更多养老服务资源向“老老人”聚焦。针对“老老人”和重度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照护难题,北京组织市场主体推出不同内容、不同价位的24小时普惠居家护理服务套餐,累计签约长期上门居家照护服务近1800单。发展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今年计划建设2000张床位,目前各区已建成将近6000张,累计建设运营2.2万张。

  健康服务是老年人群体十分关心的话题。北京持续构建包含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6个方面内容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在为老年人提供友善服务方面,现在北京全市有595家医疗机构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98.7%。

  在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方面,全市3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6%。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服务方面,北京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目前已转型完成康复医院19家、老年护理中心21家、安宁疗护中心12家。

  针对老年人的住、行问题,北京市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加入了不少适老化改造内容。截至今年8月,已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市属老旧小区1060个,还有600余个在施项目,惠及老年人群约150万人;改造单元门出入口无障碍设施和小区人行道坡化等约1.3万处;社会资本投资补建小区便民服务设施20余个。今年年初,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又推出了“加梯地图”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更多老楼实现“能装尽装”,让更多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残障人士“一键直达”幸福生活。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已累计加装电梯4263部,受益居民约5万户。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