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贫困残疾人士更多“舞台”

2021年5月17日9:10 来源:半月谈 作者:侯大明 选稿:丁纯醇

  今年5月16日是第31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活动主题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基层助残扶贫也应保障贫困残疾人士奋斗的权益,给他们更多施展才能、实现价值的“舞台”。

  近年来,基层助残扶贫事业稳健发展。在助残扶贫事业上,基层组织不断细化政策制度,强化扶持力度。从保证生活福利等权益分配政策落实至受助对象上,到对低保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再到完善残疾人托养体系建设以缓解残疾人家庭支出和照护负担,助残扶贫政策不仅提高了贫困残疾人士的生活质量,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更有助于推动助残脱贫的惠民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不过,如若基层仅靠物质层面的扶持,在施策过程中发钱发物“一发了之”,不仅极易让受助者因病或因残返贫,使前期的扶贫行动“功亏一篑”;还会使部分受助者全然依赖于物质经济上的扶持,产生“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惰性思想,导致这种消极观念成为贫困残疾家庭代际“承袭”的“诅咒”。所以,给予贫困残疾人士多一些“舞台”和机会,引导他们树立“我要脱贫”的积极价值观,是助残扶贫事业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助残脱贫目标的关键之举。

  换言之,基层在向贫困残疾家庭“输血”的同时,更应为他们打造一条“造血式”的扶贫道路,让贫困残疾人士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发扬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意志。例如,很多残疾人士通过创业培训成功应聘电商“云客服”;还有一些残疾人士成立互联网超市,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部分残疾人士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助残扶贫产业基地,也实现了自主创业就业;更有贫困残疾人士通过政策扶持的就业岗位,享受企业或合作社的转股分红,实现脱贫致富。“授之以渔”的方式使贫困残疾人士从“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发力”,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使他们摆脱了贫困,实现良性有机的自主脱贫模式,还使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自主就业增收得到了极大的实现。

  基层助残扶贫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前期实施各项帮扶举措外,还要通过定期跟踪回访帮扶户,对易返贫致贫的残疾人士进行监测和帮扶,摸清了解开展扶贫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升扶贫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使贫困残疾人士能够在各自的“舞台”上“长袖起舞”、发挥才干,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贯穿落实在助残扶贫事业的建设进程中。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