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资助”贫困生定位精准暖人心

2022年4月18日10:40 来源:天津网 选稿:丁纯醇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的王慧(化名)发现自己饭卡里突然多了200块钱,而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和她有相似经历。据悉,在4月1日,河南科技大学向全校3606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中,充值共计72.12万元作为“隐形餐补”。其实,不仅是河南科技大学为了让家庭困难但没有申请助学金的“隐形贫困生”能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河南省内多所高校都在悄悄资助贫困生。

  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历来是个重要又敏感、棘手的话题。以往大都是依据学生个人申请、生源地政府的文件证明以及高校核查。出于地方利益、人情关系等因素,地方政府未必就会进行详细的家庭情况调查,出具贫困证明随意性较大。而高校核查且不说工作量巨大,成本很高,核查本身也难免夹杂人情因素和利益关系,联想猜疑空间很大,弄得没有违规操作的人也有莫须有的嫌疑。不知从何时起,某位高人创造发明了一套貌似公开、公正、透明的操作手法,要求申请认定贫困生的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难,也就是让贫困生上台“比惨”,在众目睽睽之下,讲述自己的家庭悲剧。尽管贫困并不可耻,人要乐观豁达、自立自强,然而,道理都懂,真要做到很难的。对于不少年轻学子来说,家境贫困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一些贫困学生连名字被公示都觉得难堪,不好意思提出申请,当众比惨更是犹如公开处刑,太伤自尊了。而另一方面,反而一些本来不贫困的人却参与了申请并撒谎比惨,有道是“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这种虐心的比惨做法一度有市场,在经过巨大的争议后,被教育部以及各地叫停了。

  而高校悄悄给贫困生饭卡充钱的“隐形资助”方式,不仅保护了贫困学生隐私,也让受助者更有尊严,因而更暖心。学校通过大数据锁定贫困生,给予“隐形餐补”。有人也许会疑问,“隐形资助”会不会有偏差,比如,有的富裕学生爱点外卖不怎么吃食堂,会不会也被补助呢。一般而言,偏差很小,“以学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为样本,将当月食堂就餐次数(60次以上)、月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等列入指标体系,同时对比困难生信息库,结合学生综合表现,最终确定3606名需要帮助的同学,无需他们提交申请,便能收到学校的这笔隐形餐补。”而且这个受助名单是动态的,每个月都会根据收集的数据调整。学校方面会调取校园卡服务中心和网络中心的数据,了解学生们的平均消费、最低消费情况,选择最困难的学生进行生活补助。也许,有人会说,“隐形餐补”并非河南高校的首创,多年前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就有类似操作。其实,关于这一点,河南高校并不避讳:这几年不少高校都会采取类似的办法去帮助贫困学生,他们也是看到其他高校这么做后效果不错,才决定效仿实行。

  的确,有可行成功的模式,就借鉴推广,不是更有意义吗?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8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