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设单双人间,愿老人有"心安之处"
上海:《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管理办法》昨起实施

2023年2月2日9:43 来源:文汇报 选稿:马芸

  几张床铺一字排开,一日三餐、梳洗换衣,几乎没有隐私可言……长期以来,不少老年人对公办养老机构“保基本”床位总停留于上述印象。实际上,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超过36%的上海,一张养老床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在妥帖照料一日三餐、接驳医疗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回应老人的内心诉求,成为他们的“心安之处”。

  昨天起,《上海市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对“一张床”有了更清晰的描摹:每间房的床位数以2至4张为宜,认知障碍照护单元内可适当设置单人间;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强调综合利用和功能复合,通过单元组团、共享空间等方式,“既关照老人隐私,也丰富公共活动的内容形式”。同时《办法》明确,各区保基本养老床位总量不低于本区户籍老年人口的1.5%,每个街(镇)至少有一家保基本养老机构。

  增能

  关注生活需要也兼顾情感需求

  “将单人间、双人间写进规范文件,这是创新之处,也传递出‘十四五’期间建设保基本养老床位的新理念。”在不少养老机构负责人看来,这一条款回应了老人“想有点个人空间”的内心,也意味着一张保基本养老床位,从关注老人生活需要升级到兼顾情感需求。

  在多人间过集体生活,老人不仅要迈过心理关,还需经历生活习惯的磨合。部分老人睡眠浅、对声音敏感,易被打搅;各不相同的作息习惯,成了同住老人发生摩擦的缘由。正因大部分公办养老机构以往配备的主要是多人间,所以在部分郊区,类似“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子女不孝”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但对于一些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而言,早一天住进养老院,早一点接受专业照料,或许就能提升晚年生活质量。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表示,鼓励设置单人间、双人间,正是为了提升保基本养老床位品质,让有需要的老人安心住进养老院。

  “保基本养老床位不是‘了此余生’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大家寄托后半生的‘心安之处’,我们希望能扭转大家的固有印象。”此外,《办法》进一步明确,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要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以失能、认知障碍照护为主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体活动等。

  挖潜

  跨区统筹,养老床位跟人走

  保基本养老床位,并非只有住进养老院才能享受到。根据《办法》,家门口的长者照护之家同样可以配备数量适当的保基本床位,入住条件与机构一致,面向失能、认知障碍及其他特殊困难的老年人。这也意味着,如果有老人因跌跤或术后有短期入住需求,同样也能享受为老服务。在中心城区,家门口的养老床位还便于家属就近照料老人。

  扩大覆盖面,持续提升“养老床”的运转效率,这是上海面对有限的空间资源所作出的一道加法题。《办法》还提出了多项“挖潜”思路,包括养老床位统筹建设等。

  去年7月,历经30年的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数万名老年人告别老房迁入新居,也带动了上海养老服务资源的新一轮排布。特别是在人户分离现象较多的黄浦区,如何确保迁往郊区的老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成了新难题。

  对此,《办法》明确,对老年人口导出较多的中心城区,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实行本区在地建设与全市统筹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落实。也就是说,养老床位可以跟人走,老年人可以选择入住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的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也可以“跨区”选择符合条件的市、区统筹保基本床位。在轮候入住方面,按照户籍地、居住地的先后顺序,结合登记时间、身体状况等因素,并通过全市统一的保基本养老机构(床位)信息管理平台统筹,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此外,《办法》还将成熟经验上升至制度层面予以固化,鼓励各区民政局或街镇与社会投资举办的养老机构签订协议购买床位等,增加保基本床位供给,进一步扩大受益面。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28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