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教援藏"项目再获佳绩
普陀多项科创课题入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24年4月30日15:39 来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

  近日,由普陀区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共同支持的援藏项目“种子科教援藏”传来喜讯,项目服务的西藏自治区亚东中学选送的《藏区牧民对野生动物(雪豹)的容忍度与保护研究》《西藏帕里蓝玉簪龙胆花与茎叶的活性比较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探究》和《高海拔地区毛蕊花种子产量和繁殖策略探究》项目,经过终审问辩和专家评审,入围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三个项目也是西藏此次入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全部项

  图像

  “种子”项目链接沪藏资源慈善力量插上科学翅膀

  为了深化沪藏两地的社会交流,关爱藏区未成年人正向发展,2023年,普陀区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共同支持“种子科教援藏”项目。项目以“钟扬种子实验室”“种子科学站”为载体,将“种子精神”与科学课程、科学实验、科学探究有机融合,同时把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引入藏区,为亚东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服务,搭建起沪藏教育交流的桥梁,彰显慈善力量对边疆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此外,项目还积极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展以来得到了波克公益基金会和MISTINE蜜丝婷品牌的有力支持。给藏地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塑造有家国项目汇聚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授、学者,组成了种子科教援藏志愿服务团队。

图像

  朱俊,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普陀团队中的一员,如今在亚东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他深有感触:“青少年科创项目的成功入围,体现出西藏孩子的潜力和智慧,在上海的专家教授专业引领下,孩子们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创意识和科学方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待孩子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时也代表亚东中学全体师生对乐扬红树林公益慈善中心、各位参与项目指导的专家教授的这场爱心接力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过去的一年中,种子科教援藏志愿服务团队以地域实际情况为培养起点,通过“科学问题大赛”遴选钟扬种子实验室小研究员。这些小研究员们通过每周的“科学素养课”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沪藏科学夏令营”确定科创导师和研究主题,进而通过“科学创意大赛”提炼科学问题和假设并成立相应的课题小组。各课题组在各自科创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反复实验(包括采样、分析、社会调查)不断推演论证,最终形成相关研究论文。此次入围的三个项目就在这样严谨的科研氛围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功挺进国赛的。情怀的小小科学善梦者是项目开发的初衷和本心。

图像

  用脚丈量科学梦想的疆域用心探究神秘西藏的生态

  课题研究组的同学们得知入围的喜讯后,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种子科教援藏”项目不仅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更为西藏的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翅高飞的平台,梦想已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白玛旺珍则对藏药“龙胆花”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对龙胆花的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分类比较,以期为帕里地区藏药“龙胆花”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图像

图像

  小研究员赤烈朗杰、普布卓玛和格桑群培通过深入牧区实地走访,通过与牧民面对面地深入交流,以问卷形式梳理他们与雪豹之间的矛盾和关联,从而剖析人兽冲突背后的根本原因,并为人兽和谐共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图像

  扎西曲宗深入研究了在西藏地区(最高海拔分布地)的神奇植物——毛蕊花,研究花朵、种子的数量和花序的长度,以及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从而探索毛蕊花独特的生存策略背后的生物价值和进化意义。

图像

图像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同学们表现出了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实践功力,这也是“种子科教援藏”项目中慈善公益+东西部支援模式的探索成果,为提高藏地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培育优秀的创新型、科研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小研究员们正以饱满的热情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冲刺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经过30年的实践,已成长为集规律性和互动性、成长性和品牌性、传播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慈善项目,并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