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9:33 来源:新华社 作者:黄安琪
在西藏日喀则市海拔3800米的校园里,藏族学生索朗桑宗正透过崭新的眼镜专注地抄写黑板上的公式。“戴上这副眼镜,我惊喜地发现教室窗外的雪山都变得棱角分明,黑板上的每一行字都像是会跳舞的小精灵。”这个曾经因家庭困难而不敢告诉父母近视情况的孩子,如今脸上绽放着格桑花般的笑容。
改变始于2024年8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发起了“亮吧格桑花”公益项目。上海市闵行区政协主席、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会长祝学军在西藏走访调研对口帮扶工作时发现,当地一些孩子视力不佳,却因各种原因配不上合适的眼镜,“孩子们眯着眼抄笔记的样子让我揪心。”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专职副会长鲍运刚表示,项目组建立了精准帮扶机制,覆盖日喀则市6所中学,联合当地民政、教育部门筛查出每个学校有视力问题的最困难的200名学生。项目摒弃了“统一配镜”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镜框,部分学校组织专业验光团队到校为学生服务,并设立“先垫付后报销”机制,确保每一分善款落到实处。
“我们最早的方案是西藏的对接人员把学生们的具体度数给我们,在上海这边统一配镜发过去。但后来考虑到学生们有自己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女生爱美,因此还是希望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款式,这样才能经常佩戴。”鲍运刚道出了项目设计的用心良苦。
“一副眼镜,不仅矫正了视力,助力学生更好学习,更是一片真情。”家长普尺感慨万千。
“我是祖国大家庭里幸福的孩子,也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行动回报这份跨越千里的深情!”配上了眼镜的学生索朗桑宗说。
据悉,首期“亮吧格桑花”公益项目共花费善款47.9万元,惠及1200名学生,第二期50万元项目已启动,且帮扶范围也从中学扩展到中小学。针对高原青光眼高发问题,项目组正在研究配发防紫外线的墨镜。
“我们还要去新疆泽普县,发起‘亮吧雪莲花’活动,在中小学推进护眼工程,将教室里的灯改造成护眼的LED灯。”祝学军说,“我们要做更多直击心灵、直接帮助到个人的项目,让他们从细小的事情中感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