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奉贤慈善征文选登(一):慈善,阳光般温暖

2015年12月7日9:52 来源:市慈善基金会奉贤区分会 作者:汤朔梅

  刘志坤。一个气势豪迈的响亮名字。你想想,一个男人,志在乾坤,经天纬地。这是何等的气魄!而站在我面前拥有这个名字的男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多少有些猥琐。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五保户——孤老。

  国庆节,这是个有意义的日子。早晨我决定去采访慈善老人刘志坤。

  太阳很好,白云衬得天空碧蓝。一路上我在想:作为五保户,刘志坤该是个怎样的老头呢?“五保户”对于城里人或者年轻人,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是指农村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由村里管着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此谓五保。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里也有一个五保户达才公公。他孤身一人住在两小间茅草屋里,冬天束着作裙,扣一顶旧毡帽,双手相拢在袖管里,坐在门口晒太阳。鼻清水挂下来,就用两指一擤,抹在门框上。一副邋遢的样儿。这刘志坤该是何等模样呢?

  拐进宅基时,我见一个老人站在村口。因为预先与他有约,料定那一定是刘志坤了。他约莫七十开外的年纪,最多一米六的个儿,背微驼。寸头,紫绛色的脸。穿一件大方格长袖衫。一副时下老农民的装束,但干净利落,全不是我类比的那个达才公公。

  我的来意自明,他让我进屋。从正门口朝右边望进去,底楼东面一间,一个男老人坐在藤椅上看电视,略显木纳——那是他父亲。

  我们坐下来。看到墙上许多由慈善机构发的奖状与证书,我的话题就自然切入到刘志坤热心慈善事业上来。刘志坤热心慈善,是从那次汶川地震始的。边翻看他给我的一叠证书,我便问他怎么想到要捐赠,是不是受到动员或者劝说?他说都没有,只是从电视里看到后觉得那里的人真可怜,自己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似的。这些场面一直在眼前像放电影,晚上睡不着觉。于是他打听到了区慈善机构的地址,在一天上午,骑着三轮车把一个月的生活费捐了出来。

  他说,那时生活费就这么多,也就一百四十多元。自己捐这些想想实在不好意思。说话间手摇得像拨浪鼓,脸上流露出一丝惭意,倒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似的。

  我不禁动容。像他这样一个五保户老人,虽生活有保障,但毕竟拮据,你不捐,谁会说你呢?此时,我忽然想起国外的一侧报道:某年,为了给流浪汉越冬,政府发起了义捐,于是许多有钱人慷慨解囊。而一位捡垃圾的老妇人,每天在傍晚时总出现在义捐的公益箱前,所捐自然不多,也就相当于人民币几毛钱,但她雷打不动地坚持着。那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所以一直留在我脑海里。眼前的刘志坤就像那老妇人。

  刘志坤做慈善的动因只是简单而朴素的一句话:“觉得可怜”;当年,丛飞在被癌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时,依然坚持给贫困地区的娃儿寄钱款,他说的也是“觉得可怜”;陈贤妹在众人视而不见的情况下,毅然从车轮子下抱起那个散了架的小月月,说的还是“觉得可怜”。如果留意观察,发现他们都有一张朴实的悲天悯人的脸,折射出的是慈悲为怀的心肠。

  “觉得可怜”那是刘志坤对自己义举的诠释。其实,据我了解分析,这里有深层次的动因。“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刘志坤出生在农民的家庭,家里有五个弟妹,他是老大。尽管父亲是种地的老把式,但由于子女众多,经历的旧社会、三年自然灾害,勉强维持温饱。其间,也得到了相邻与好心人的不少帮助。所以,自小他就懂得,人在困难的时候是需要帮一把的。传统的农耕社会,传承了相互扶持的美德,这既使人们度过了与大自然搏斗的一个个难关,也教会了他们的后代,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延续至今天就成了慈善。有句话叫: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业已成了表示感恩的口头禅。其实施恩是不求回报的。而受施人,也无需高唱报以涌泉。慈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光芒,既急人所难,温暖他人,也净化心灵,温暖自己。

  正当刘志坤郑重地包裹起刚给我看的荣誉证书时,里屋传来他父亲含混的叫唤。他说:父亲要喝茶。

  刘志坤倒了茶,放到嘴边试一试,双手端给父亲,两眼看着老人,并问烫不烫。那目光温馨而柔和,像注视一个孩子。

  他父亲已八十七岁。脑梗几次复发,离不开有人照看。为了看护方便,他的床从楼上搬了下来,与父亲住一个房间。

  我说老刘,你是一个孝子。他说这是应该的,我们兄弟姐妹都孝顺,他们也经常来看望,常给老人带吃的。只是我孤身一人,没有牵挂,所以照顾多些。再说我是父亲的大儿子。

  我的目光转到挂在墙上的全家福照片,喜气温馨。他的父母亲坐在中间,三十多个人的大家庭。老刘就坐在父亲身后。

  古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刘志坤的热心慈善,能从他的家庭找到根源。推己及人,慈悲为怀。

  刘志坤其实并不老,虚岁六十九。平日里,他除了照顾父亲,闲下来的时间,就侍弄屋前屋后的杂边地,种些蔬菜瓜果,省得再花钱买。偶尔去光明镇上买点生活用品,但他从不耽搁,因为他担心父亲召唤他。他喜欢看电视,这倒不只是为了消遣,因为里面时常有人家七灾八难的报道。这几乎成了他生活的中心。每当他看到这些,就睡不着,于是把俭省下来的钱拼凑起来,用纸包起来,然后骑着三轮车赶到区慈善基金会。他说每次捐赠回来,心里特别舒坦,睡得也沉。他的弟妹以及侄、甥辈也都支持他。看到他捐赠后生活拮据,总是找理由给他资助。他心里感到特别的温暖。那是爱的传递,是慈善的光大。

  现在,老刘已吃上农保,杂七杂八加起来,每月总共有一千多元的生活费。他说,现在多好,政府管着孤寡老人,使我们衣食无忧,而且到了年节,还不时来慰问。国家好,才有我们幸福。我不能忘本,要省吃俭用,多捐些钱给贫困家庭。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刘志坤,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老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人们。

  八年来,他总共捐助了二十四次。而每次都是骑着三轮车到区慈善基金会。他不能把钱直接捐赠给受灾难的人们,但他相信慈善机构,因为他代表者政府。政府管着他的生活,政府也一定能够为他实现自己的心愿!

  临别时,我建议给他照相。他捯了捯衣襟,端了端领口,尽量站直。一脸的祥和、平静。他的身后,近处是栽种着蔬果的自留地,老熟的橘子橙黄;身后显得老旧的楼房,衬出他瘦小的身影;远处晴空万里的蓝天里,飞过一群群麻雀,它们家长里短的唠叨着。阳光穿过时空照射过来,流淌在田野里,也流淌在刘志坤身上。

  哦!今天是国庆节。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那是慈善的阳光,也只有慈善的阳光才能深入人心,君临大地。因为这世界需要的就是大爱!

品牌项目 更多>>
点亮心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点亮心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自2003年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