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18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4月17日9:00 来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本会调整优化、搬迁新址的承上启下之年,在理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会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稳中求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度的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本会总收入9.3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2%,其中:募款收入6.96亿元,募物价值6952万元;政府补助收入6965万元;保值增值等收入9683万元。

  全年本会总支出7.6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1.83%,其中:项目救助支出6.6亿元,物资支出价值6575万元;筹资等费用支出1417万元;管理费用支出2911万元。全年受益人数达135万人次。

  全年公益支出总额占上年总收入的83.69%,管理经费支出占全年支出总额的3.82%,符合法律规定。

  一、以项目开发为导向,主动劝募,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展

  2018年度,本会坚持以项目为导向,线下梳理品牌项目、创新募捐手段、拓展劝募渠道;线上注重拓展众筹平台、筛选合作伙伴、精准开发众筹项目,不断挖潜力、找资源、寻支持,顺利实现了年度筹款目标。

  (一)线下募捐做大做新

  以专项基金为重点筹集善款。注重“增量”,全年新设专项基金21个,募集资金2364万元,专项基金总募款额达8605万元。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梳理专项基金,以活跃程度为基准进行ABCD分级管理。协助各区代表机构做好专项基金业务拓展,静安、虹口、宝山等区专项基金资金量有了显著提升。启动了本会募捐箱清查工作,完成了首批银行网点募捐箱的清理工作。

  以大型活动为抓手创新发展。传统大型筹资活动结合项目化进行了创新。千店义卖开启慈善微课新模式,设置了项目体验区和成果展示区等版块,以互动性和体验感吸引更多参与者;“知识改变命运”大型慈善报告会邀请曾经的受益人用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十周年以来创业成功率高达80%,庆典表彰成功创业者、组织者、指导者,为项目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二)线上众筹做精做细

  截止2018年底,本会在各类众筹平台上发布了50个筹款项目,筹得善款达434.04万元。其中,网上捐款达311.1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27%;项目配套、定向等资金达122.86万元。

  以传统品牌项目为基础筛选众筹项目。基于爱心窗口“凡人善举”品牌,开发“手拉手”结对助学线上众筹版;从品牌项目中好中选优,尝试项目融合,对“关爱渐冻人”、“同一蓝天下”等项目进行了上线包装,迭代出更多新的捐赠方式。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展了“青春聚力量 圆梦在行动”扶贫众筹项目,覆盖文山、遵义、果洛、喀什、日喀则等多个对口扶贫地区。以“99公益日”为契机拓展合作伙伴。年度“99公益日”规则有较大变化,本会做到早策划,早介入,通过举办分享会等形式与70余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良好沟通,筛选了11个优秀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进行线上筹款,筹款总额达70.23万元,同时获得14万元的腾讯配捐。

  以“一区一品”为抓手,增强众筹业务黏性。利用市民政局主推的“大手牵小手”活动,联手浦东代表机构及浦东各社区基金会,通过项目上线、社区推广、业务培训等形式,服务社区,积累发展资源;同时注重服务,分别与静安、松江、闵行、虹口等区代表机构合作,挖掘潜在众筹项目,对适合上线筹资的项目进行策划包装,保障其线上传播和筹资的相对理想。

  (三)精准扶贫做优做深

  以“蓝天至爱计划·CSR在行动”为重点的公益项目顺利实施。着力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的资助,完成了98个项目的评审和款项的分批拨付。继续做好2016-2017年度福彩金所资助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工作;持续做好“放飞希望”、“点亮心愿”等传统品牌项目的实施;完成2017年度“大学生公益在行动”系列项目结项,并对所有项目进行了审计;继续配合中华慈善总会做好药品援助项目,累计发放药品价值9亿元。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推进对口援建地区项目。响应中央和市委号召,积极开展对口援建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双千人计划”再出发项目,继续实施了乡村医师和乡村教师的培训;“沪滇慈善行”教师培训项目已按计划全部完成;贵州毕节的乡村教师培训中受益教师达1400名;青海省果洛州的帮困扶贫计划将受益对象从贫困牧民扩展到了贫困大学生和患癌妇女;协作实施了“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计划”,建立了一批“上海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各类脱贫帮困志愿服务。

  二、以塑造品牌为抓手,多维传播,推进长三角慈善一体化

  根据上海建设“四大品牌”战略发展的要求和部署,本会今年将品牌塑造作为着力点,一手抓已有品牌,一手抓品牌开发,同时联合长三角兄弟省慈善会,打造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平台,将本会品牌优势拓展到长三角。

  (一)提升慈善品牌能级

  以“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为核心,打造长三角慈善一体化机制。2018年,“蓝天下的至爱”获选150个“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同时获得上海年度“十佳公益项目”。为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发展品牌效应,第二十五届活动新增了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为主办单位,将活动重点聚焦于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建立了长三角媒体公益慈善联盟,促使长三角地区慈善资源配置更加充分和高效。

  以传统项目为基础,重塑项目品牌。启动了市会及区代表机构的品牌项目梳理工作,共整理出了13类61个品牌项目,初步编撰完成了品牌项目手册。开发全新项目品牌,打造爱心窗口“凡人善举”品牌,全年共接待401批次的爱心企业和个人,累计募款金额达240万元;做好捐赠人照片、文字的日常积累,收集慈善故事;网站专栏采写专题报道,邀请SMG制作了“七分之一”专题节目,拍摄微电影,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慈善故事,不断扩大品牌影响。举办第四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收到参赛作品249部,其中长三角地区150部,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慈善文化的底蕴。

  (二)扩展慈善传播阵地

  以慈善榜样为力量,激发市民慈善热情。举办了第四届“慈善箴言”评选活动,共征集到来自13个省市的慈善箴言5721条,其中各区代表机构汇总来稿4649条,其中青浦更是征集到了1112条。首次推出“声音日历”小程序,在《直通990》栏目制作专辑,用凡人的声音传播慈善箴言。完成了2016-2018年度优秀慈善志愿者评选工作,成功评选出120名优秀慈善志愿者(含集体、个人、组织者)。做好慈善“四进”活动,聚焦社区老年人新时代背景下的互联网需求,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以自有宣传平台为基础,全方位扩大宣传阵地。调整完善本会官网、微信订阅号、服务号的重点功能,确定宣传定位。启动了上海慈善网站改版调研,初步形成改版方案;两个微信号用户数显著增长。重视合作媒体报道,全年境内外98家报纸和网站的报道数达641篇,解放日报专版12期、新民晚报专版24期、东方广播《情义东方》栏目52期;花旗大厦户外宣传大屏全年播放宣传视频10950次。不断开发全新合作宣传平台,开设了《澎湃问政》和《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三)提升理论研究成果

  以“上海慈善论坛”为契机,启动长三角一体化。举办了主题为“互联网·创新慈善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慈善在行动”的2018年上海慈善论坛,三省一市签署了慈善合作机制备忘录,成立了长三角慈善公益互动平台。

  以慈善研究机构为助力,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整合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法学会慈善法治研究会的资源,借助“外脑”力量,分别完成了《现代慈善前沿丛书——新时代慈善十大热点》课题集、《2018互联网慈善报告》及《2017年法治研究会研究成果汇编》,为本会各项慈善理论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三、以代表机构为基础,夯实根基,切实满足基层群众需求

  代表机构扎根社区、贴近百姓,是本会实施慈善救助项目、传播慈善公益理念的基础。

  (一)深化区内合作募捐

  各区依靠自身特点不断深化合作方式,积极探索慈善募捐新途径,拓展新伙伴,搭建新平台,实现了募捐增量。

  浦东不断巩固社区慈善基金发展,以需求吸引捐赠,做大做强社区基金的盘子,全年社区慈善基金支出达7700余万元。同时,通过评审会等形式选定中信慧福慈善信托的资助项目,并做好后续实施;青浦在“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理念引领下进公司、进园区、进街镇,打通募捐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全年募捐金额过亿;嘉定搭建了集慈善事务接待、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宣传、慈善业务开展等功能为一体的慈善服务新平台;徐汇坚持平台化募集、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精准化使用,将教育工会等“官方”资源纳入慈善领域,让募捐与救助实现双赢;宝山充分发挥国资委和工商联的资源优势,体现了“上下齐动员、万民齐参与”的慈善氛围;奉贤充分利用本区的人文和区域优势,重视各镇、街道、社区、开发区慈善工作站,联合社会各界进一步深挖资源,全年累计募集善款同比去年增长25.86%;黄浦聚众之善,重视倡导“机关一日捐”活动,在联合各机关单位的基础上,拓展了集团公司等企业,参与人数达到10万余人,募得款项618.32万元。

  (二)打造项目特色品牌

  项目是慈善的生命力所在,各区代表机构在“项目为王”的思想引领下,打造了一批“拳头产品”,反响热烈。

  闵行践行“精准慈善、慈善百姓”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各街镇慈善工作站自身特色,例如莘庄镇的“爱心汇聚、乐善莘风”活动,通过救助项目吸引企业报名义卖;普陀继续主推慈善超市标准化建设,在做精品上下功夫,打响慈善超市特色品牌,长寿路街道的“送保洁”和“织毛衣”项目受到社区居民广泛好评;金山利用中华慈善日的契机进一步整合社区多元力量,开展探索“认知症友好社区”模式主题活动,注重“星期五课堂”、“爱·在行动”农民工子弟学校送课程”等公益项目资助,全年支出公益项目资金1690万元;杨浦开展的“柠檬树”社区困境家庭增能计划等慈善公益金项目顺利结项,并加强对街道指导监督,做到规范全覆盖;长宁打造的“用爱和智慧开启孤独心灵—青聪泉师资培训”、“长宁区敬老院慈善为老服务”及“关爱从未远离”等特色慈善公益项目高度强调项目规范、财务合法合规,获得广泛好评。

  (三)响应号召精准扶贫

  各区代表机构联合区专项基金合作开展公益扶贫项目,吸纳社会善款打好扶贫攻坚战。

  静安组团深入云南文山、新疆巴楚县开展扶贫项目,资助建设“1+N教学系统”等项目,总资助金额达600余万元,光大阳光公益基金统一对口贫困地区,2017-2018年捐款达2600多万元;虹口合作实施的“金龙鱼助行项目”,资助了石家庄、泰州、贵港、秦皇岛等地144名困难残疾人员进行假肢安装,资助的NPO绿色生命组织在内蒙古开展了荒漠治理生态林建设等;松江秉承“扶贫济困、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愁”的原则,加强企村结对资金的管理,组团赴西双版纳考察交流,并制定了“4+1”预控措施,力推扶志扶智项目,发起了“云苗悦读”、“泰克书屋”等项目,为对口地区教育脱贫注入了内动力;崇明根据自身需求,结合万人上街募捐和温暖送三岛等传统项目,积极做好区内扶贫工作。

  四、以科学治理为保障,固本强基,力争实现高效规范运作

  (一)以信息化和制度建设完善规范运作

  信息化建设取得质的突破。2018年,本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初步开发建成并开始试运行。4月,OA行政管理系统在市会运行;8月,业务管理系统在市会运行;完成了NC财务核算系统新账套设置和老账套向新账套转换的初始化,三个系统的集成工作也顺利实现;12月底,OA系统在各区代表机构上线运行。

  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评估,制定了新一轮制度建设的整体方案,形成了治理、核心业务、行政管理三个层面的54项制度修订清单。完成了大部分制度的拟定工作,第一批核心制度已通过理事长办公会审议,后续制度将成熟一批、审议通过一批、试行一批,保证制度落地,对外可参照、对内可执行。

  (二)以加强内控提升资产管理

  加强资产管理。对原有资金分布进行调整,完成了4笔大额资金总计达12亿元的增值保值;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了调研、检查,及时掌握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重视预算管理,通过基层调研、召开预算编制会议部署,分析和审核预算编制工作,促使本会预算管理更趋科学、规范。完成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对市会所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了全面核查、盘点、清理;完成了房屋租赁的跟进和租金收缴等工作。

  强化了审计、评估工作。创新审计管理,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定了年度审计机构,顺利完成年度审计工作;对86个专项基金与56个公益项目、9个定向项目、1个品牌项目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报告,共完成152份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对设立、管理、项目审批、后续跟踪提出建议。加强项目评估,对公益项目参评率达71.8%,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质量;完成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援建项目的评估工作。

  (三)以调整完善抓好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进一步调整完善。初步完成了本会员工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绩效考核、业务培训等方案的市场化设计,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制度框架,并逐步实施,旨在激发员工活力,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全员年度专业化培训、“部长讲堂”等形式,结合“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员工的日常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根据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新要求,围绕本会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顺利完成了2017-2018年度的市文明单位创建任务。

  此外,重视党建工作。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我会各项业务的始终。完成了党委和工会换届,以党建促业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保持慈善为民、慈善爱民的公益情怀,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成为慈善工作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慈善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回顾全年工作,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有效应对,经受住了形势变化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要确保筹资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本会信息化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刚刚完成了第一步,后续的建设任务仍然艰巨;适应本会的发展定位,员工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本会信息公开、品牌建设、资金运作、行政管理等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勇于直面挑战,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力争本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本会创会25周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慈善法》,加强《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高度重视“公益、公开、公信力”的三公建设,自治自律、规范运作。

  新的一年,本会要在理事会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用实际行动扩大慈善受益人群,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本会建会25周年。

  今年本会预期目标是:总收入8.37亿元,其中,募款收入6.38亿元,募物收入6611万元,保值增值收入9000万元,政府补助收入4278万元。全年计划总支出7.75亿元,其中项目支出6.66亿元。

  全年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探索创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募捐工作

  要坚持传统募捐手段与创新募款方式并重。继续丰富“千店义卖”、“万人上街慈善劝募”、“安利慈善跑”等传统募捐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要做好慈善信托、股票、知识产权捐赠等的维护发展,积累工作经验,拓展新的募捐渠道;要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组织义演、义赛等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劝募活动,做好老百姓的慈善。

  要继续优化专项基金管理。修改完成本会专项基金管理制度及配套文件;要细化落实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专项基金立项、审批、运作、退出等机制;要加强资金管理,及时公开资金的流向,健全捐赠人的信息库,定期分析信息,为决策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与捐赠客户的日常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定期组织交流。

  要深入挖掘互联网众筹潜力。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加强与腾讯公益、蚂蚁金服、淘宝公益、新华公益、联劝网等各网络募捐平台的合作;要加强与区代表机构联动,继续以“一区一品”为抓手,梳理适合众筹的各区品牌项目,有计划、有节奏地分步上线;要坚持自我研发与引进项目并举,重新包装传统项目,继续开展好“青春聚力量 圆梦在行动”等项目,努力引进优质项目;要重视拓展维护各类资源,以年度各项重大筹款活动为契机,扩展网络筹款功能。

  二、精准扶贫,优化项目管理构建品牌体系

  要加大对口援建地区精准扶贫力度。2019年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根据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的要求,本会要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对口援建地区扶贫济困的工作力度,对口援建的项目要向云南、贵州遵义以及“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要继续做好“青春聚力量,圆梦在行动”活动,打造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协作的品牌项目,关心支持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

  要加大新项目开发构建品牌体系。要对传统资助品牌逐个进行梳理,进行宣传策划;要深挖存在优秀潜力的成熟公益项目和专项基金项目,纳入本会品牌项目体系;要深化募、助、宣同行,抓典型、抓特色、抓榜样,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品牌项目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要继续打造“蓝天至爱计划”品牌项目,进一步调整完善资助的内容、方式,形成标准化流程。要探索开发扶志、扶智类的创业、就业类公益项目。

  要优化项目管理加强审计评估。要利用信息化业务系统的运行,完善“按需求立项、按项目筹款、按计划实施、按预算审批、按规定公开、按成效评估”的项目化运作模式,加快推进项目定位精准化、项目管理制度化、标准化,项目成果品牌化;要完善本会项目库,充实项目资料;要对项目执行方进行统一管理,定期评级交流;要加强项目过程评估和绩效评估,切实提高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要继续跟踪好“蓝天至爱计划·CSR在行动”等资助项目的结项、审计、评估工作,2019年计划审计公益项目98个,专项基金52个。

  三、联合联手,聚焦重点助推慈善文化传播

  要筹备好本会年度各项大型活动。要组织策划好本会建会25周年纪念活动和第二十六届“蓝天下的至爱”等大型慈善活动。要丰富活动形式,举办专题座谈会、图片展等;要展示项目成果,出版专题书籍等;要做好第九届慈善之星评选、第五届慈善微电影节等品牌活动;要衔接好几项重点活动,合理安排宣传资源,形成持续性的社会影响。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长三角慈善一体化。要与长三角三省慈善会进一步联手、联合、联动,立足各地区慈善发展阶段与特色,充分调动和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在慈善之星联合宣传、公益理念传播、慈善募捐创新、示范项目打造、慈善理论研究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慈善协同效应,促使长三角地区慈善资源配置更加充分和高效、慈善活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要继续做好“凡人善举”品牌。2018年“凡人善举”的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要进一步加强“凡人善举”的品牌塑造,加大爱心窗口软、硬件建设;要将“凡人善举”品牌向各区扩展和延伸,将“人人可慈善,行行做慈善”的理念深入传播。进一步优化本会自有宣传平台,完成上海慈善网改版等工作。

  四、凝心聚力,规范治理构建高效运作体系

  要加强区代表机构的服务。以信息化系统推进实施为抓手,进一步理顺市、区各项业务流程、管理机制;要加强区代表机构的业务指导、相关培训、经验交流和日常服务等工作。理顺物资中心、培训中心、众仁中心与本会的关系,对于交叉开展的业务做好协调、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研究中心、慈善法治研究会的专业力量,加强课题研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对本会工作的有益指导。

  要继续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投资和保值增值收益的比例,加强投资到期收回工作。要继续探索、创新增值方式,盘活存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强对捐赠股权、慈善信托的日常管理;要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投资管理和风险防控,做好投资前项目的尽调、分析和评估;投资后项目的后续跟踪、检查和管理工作。

  要持续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要在市会系统全面运行的基础上,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善;要深入代表机构摸情况、听需求,推进区代表机构系统开发及上线工作;要厘清物资募捐和资助管理模式,推进物资系统的开发与上线工作;要对服务器等进行升级,完善网络通讯环境建设;要提高数据录入的质量,完善数据分析和数据看板的运用。

  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要将第一批已成熟的核心制度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后发布试行;要做好制度建设计划表,分部门、分批次、分步骤讨论完善并陆续发布实施;要强化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慈善法》和国家、本市的相关规定,加强本会专项基金和项目的信息公开,落实信息披露责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信息公开工作格局。

  要继续加强人力资源优化调整。要在第一阶段人力资源薪酬改革完善的基础上,在绩效标准、测评方式、评优比例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科学设计;实施员工企业年金方案;要组织实施好秘书处各部门和员工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好员工职业发展和培训体系的建设,继续做好“部长讲坛”、尝试举办“员工讲坛”,着手研究代表机构工作人员优化配置,加强慈善工作团队职业化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在职员工的专业技能及素养。

  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要用党建工作去引领业务工作,将党的要求融会贯通到业务工作中,增强慈善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要以党建带队建,不断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让基金会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平台,为社会各界人士的慈善行为搭建爱心桥梁。

  展望未来,本会全体员工要铭记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肩负社会各界对本会的重托,在新的一年,全体员工要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附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2018年度年报

品牌项目 更多>>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慈善活动

“蓝天下的至爱”品牌诞生于1995年,作为上海慈善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 项目之一,经过25年的实践,已...

联系方式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地址:淮海中路1253号

电话:021-64334343 邮编:200031

上海慈善网

地址:淮海中路1273号9号甲

邮编:200031